集團簡介 | |||||||||||||||
- 集團於2022年12月由綠葉製藥(02186)分拆上市,主要從事生物製藥業務,專注治療領域包括腫 瘤、代謝、自身免疫及眼科等。 - 集團與合作伙伴專注於提供生物類似藥及創新生物製品。生物類似藥指與現有經批准參照藥高度相似但在臨床 上並無重大差異的生物製品,而創新抗體藥物則指在全球或中國並未獲批准的生物製品。 - 截至2022年12月,集團共有6種自主開發生物類似藥產品,包括: (1)博優諾(BA1101):為集團首款商業化的抗體藥物產品,其作為安維汀(貝伐珠單抗)的生物類 似藥,適應症為轉移性結直腸癌、晚期轉移性或復發性非小細胞肺癌、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上皮性卵 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及子宮頸癌; (2)BA6101:核心產品之一,作為普羅力(地舒單抗)的生物類似藥,適應症為骨質疏鬆症,已於 2022年11月在中國取得商業化批准,另正在德國進行I期臨床試驗,及計劃於2023年第一季 度在德國啟動III期臨床試驗; (3)BA1102:核心產品之一,作為安加維R(地舒單抗)生物類似藥,適應症為實體瘤骨轉移及骨巨 細胞瘤,預期於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III期臨床試驗及向國家藥監局提交生物製品許可申請,另 在歐盟處於I期臨床試驗階段; (4)BA9101:作為艾力雅(阿柏西普)的生物類似藥,適應症為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視網膜靜 脈阻塞、糖尿病黃斑水腫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預期於2024年上半年向藥品評審中心提交生物製品 許可申請及於2025年取得批准; (5)BA5101:作為度易達(度拉糖肽)的生物類似藥,用於治療二型糖尿病,現正在中國進行III 期臨床試驗; (6)BA1104:作為歐狄沃(納武利尤單抗)的生物類似藥,用於治療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惡性 胸膜間皮瘤、腎細胞癌、典型何杰金氏淋巴瘤、頭頸部鱗狀細胞癌、尿路上皮癌、結直腸癌、肝細胞癌 、食管癌、胃癌、胃食管結合部癌及食管腺癌,計劃於2024年在中國啟動III期臨床試驗。 - 截至2022年12月,集團共有8種創新候選抗體藥物,包括: (1)LY-CovMab:核心產品之一,其為運用重組技術生產並用於治療COVID-19的全人源單 克隆抗體,預期於2023年下半年在中國完成II期臨床試驗; (2)BA1105:適應症為晚期胃癌、轉移性胰腺癌及食管胃交接部腺癌,計劃於2023年12月在中 國完成I期臨床試驗; (3)BA1201:適應症為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子宮頸癌、尿路上皮癌及晚期消化道腫瘤,計劃 於2023年12月在中國完成I期臨床試驗; (4)BA-CovMab:其為運用重組技術生產並用於治療COVID-19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自 2022年10月起開始於中國進行I期臨床試驗; (5)BA1106:適應症為實體瘤,計劃於2023年第一季度在中國啟動I期臨床試驗; (6)BA2101:適應症為特異性皮炎、哮喘、鼻竇炎、瘙癢、蕁麻疹,給藥方式為皮下注射,計劃於 2023年第一季度在中國啟動I期臨床試驗; (7)BA1301:一種凍乾製劑,通過靜脈滴注給藥,用於治療胃癌、食管癌及胰腺癌,已於2022年 10月在中國提交新藥臨床試驗申請; (8)BA1202:適應症為實體瘤,包括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胰腺導管腺癌及其他CEA陽性腫瘤,計 劃於2023年上半年在中國提交新藥臨床試驗申請。 - 截至2022年12月,集團於山東省煙台設有一個抗體產品中試與商業化生產基地,總建築面績約 33﹐504平方米。 | |||||||||||||||
業績表現2024 | 2023 | 2022 | 2021 | |||||||||||||||
- 2024年上半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38﹒9%至3﹒63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虧為盈,錄得股 東應佔溢利6167萬元。期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加78﹒6%至2﹒83億元,毛利率上升17﹒3個百分點至77﹒9%; (二)銷售產品之營業額增長28﹒2%至3﹒32億元,佔總營業額91﹒6%;對外許可協議之營業額錄 得3045萬元; (三)於2024年6月30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72億元,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合共為 6﹒54億元。流動比率為1﹒35倍(2023年12月31日:1﹒09倍)。資產負債率(按總 借款除以總權益計算)為47%(2023年12月31日:30%)。 | |||||||||||||||
公司事件簿2022 | |||||||||||||||
- 於2022年12月,集團業務發展策略概述如下: (一)計劃繼續加快臨床開發、監管審批及商業化進程,及將若干產品的臨床開發戰略性地擴展至選定地區; (二)計劃繼續優化專利技術平台,及選擇性在引進授權產品方面尋求戰略合作等,以豐富創新候選抗體藥物 組合; (三)計劃開發及優化內部工藝技術、升級生產設施、引入新的技術平台等,以擴展內部製造能力。 - 2022年12月,集團發售新股上市,估計集資淨額1﹒53億港元,擬用作以下用途: (一)約9100萬港元(佔59﹒5%)用於核心產品的研發; (二)約4800萬港元(佔31﹒4%)用於其他產品的研發; (三)約930萬港元(佔6﹒1%)用於商業化; (四)約460萬港元(佔3﹒0%)用於營運資金。 | |||||||||||||||
股本變化 | |||||||||||||||
| |||||||||||||||
股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