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評論  |  
國金點評  |  
中國點評  |  
港股點評  |  
期貨/商品  |  
窩輪/牛熊證  |  
ETF  |  
外匯  |  
基金  |  
強積金  |  
地產  |  
圈中人語  |  
最愛專欄

加入最愛專欄

羅國森為資深投資編輯及投資專欄作家,擅長分析及品評中資股,曾擔任《香港經濟日報》旗下《投資理財周刊》執行編輯。2006年10月出版第一本財經專書《讓你富起來》,2009年5月出版另一本財經書《逆市淘金》。

羅取得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CFP)。

11/04/2025 11:20

《品中資-羅國森》捧內需股,和特朗普打對台

  我必須承認,我和絕大部分分析員一樣,低估了特朗普的瘋狂程度,因此,當特朗普再次使出關稅大棒,以「無差別」方式襲擊全球所有貿易夥伴時(其實不止於貿易夥伴,特朗普連只有企鵝的無人居住島嶼也不放過),我確實有點錯愕和措手不及呢!
 
  我認為,用「無差別恐怖襲擊」來形容特朗普今次挑起的關稅戰,是最貼切不過。當然,無差別之後,如果有人不服氣,不跟從他的要求兼還手的話,他是會集中火力向「他」攻擊的,中國就是其中一個不服氣的對手。特朗普之後就連環出招,再大手加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至145%。
 
  其實,關稅水平(最初的公布)本來就達54%,再加已經沒有意義,因為即時的結果就是,所有輸美的貨品都已經暫停。美國是不會收到任何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
 
  特朗普指出,全球貿易夥伴都在敲詐美國,在對美貿易中賺取大量利潤,所以今次要以關稅來反敲詐這些夥伴。但他似乎忽略了幾點。
 
  第一,美國公司透過全球化的策略,把低端的生產工序轉移至成本低廉的地區,然後把製成品輸回美國,其實是賺了很多錢的。相反地,如果這些工序繼續留在美國,這些商品的價格就不是像現在那麼低廉了。
 
  第二,美國的優勢是科研,科研才值錢呢!看看一部蘋果手機,如果是賣1500美元的話,美國自己其實是賺了最大部分的利潤,替蘋果生產的廠商/國家,所賺的錢,其實只佔極少部分。
 
  第三,美國是消費大國,國民都喜歡消費,自己國家不能滿足的時候,自然要從國外輸入,出口國賺錢是自然不過的事。
 
*特朗普只計有形貿易的逆差*
 
  第四,特朗普所計的所謂貿易逆差,只計了有形貿易的數字,但就刻意忽略了無形貿易(第三產業)的數字。其實,過去幾十年,美國大量輸出他們的文化和商業服務,最明顯不過的就是電影。不少荷里活電影都在海外大賣,美國其實在這方面賺了不少錢。
 
  還有Google、Amazon、Netflix和Facebook等公司的服務,我們香港人也幫襯了不少呢!金融方面,美資的銀行、券商和保險公司等,都大量輸出他們的服務呢!我絕對相信,如果計及這些第三產業的出口數字,美國的整體貿易不但沒有逆差,可能有很大的順差呢!
 
  特朗普明顯是偷換了概念,又或者是輸打贏要地賺盡所有貿易夥伴的錢,以告訴美國的國民,他絕對有能力令美國再次「偉大」。但這個「偉大」,是建基於接近掠奪的不道德手法呢!
 
  對於特朗普今次的野蠻手法,我實在不吐不快。但批評還批評,作為投資者,又或者中資股的投資者,應該如何應對呢?
 
  在此,我想再補充一下。明顯地,特朗普無差別地大幅增加貿易夥伴的進口關稅,最終都是一種手段,目的是要迫這些對手談判。如果是對方來敲門想談判(這也是特朗普的說法),美國自然會處於有利地位。
 
  當然,特朗普的最終目的,都是希望增加收入,以改善國內的財赤問題。但到底他可以得到多少,這個仍是未知之數,因為這個世界很現實,可以任你宰割的,未必可以給你太多;能給你很多的,就不會任你宰割。
 
*中歐聯手抵禦美國*
 
  現階段,能夠和美國抗衡的,就是中國和歐盟,兩者都提出了反制措施,最終就要看大家的實力和策略了。初步看來,中國已經和歐盟有接觸(總理李強已經和歐盟主席馮德萊恩通電話,希望大家能夠共同應對今次的關稅戰。
 
  就今次的關稅戰,我認為不會拖延太久,因為關稅大棒也不是一面倒對美國有利的,甚至某程度上是把雙刃劍,傷人之餘,也會傷到自己,最明顯就是會推高美國的通脹,甚至引發滯脹的風險(經濟活動收縮,但物價因為關稅而增加)。
 
  另外,特朗普在關稅令剛執行之後又收回,除了要花時間和貿易對手展開談判之外,也有投資者開始擔心美國的經濟前景而拋售美債,令特朗普不敢造次。
 
  事實上,特朗普祭出關稅大棒之後,無論民間或者他的幕僚都有反對聲音,除了各地都有不同規模的示威外,最令人側目的,肯定是他的兩個忠實支持者,世界首富兼Tesla創辦人馬斯克和他的貿易顧問納瓦羅的罵戰。
 
*開拓市場,刺激內需雙管齊下*
 
  由此可見,利用關稅去改善國內財赤,以至所謂重振美國的製造業,甚至令美國再度偉大,也絕不是一面倒的。所以,我相信,特朗普不是口中所說不急於達成協議,而是很想盡快達成協議!
 
  回說中國的應對措施前,我想先指出一點,以2024年的數字看,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總額大約4400億美元,確實存在較大的順差(中國進口美國貨大約只有1500億美元)。但由於貿易戰不是從今天才開打,中國出口美國的份額已經比高峰期減少,現在大約只佔中國總出口的一成半。如果中國商品不能夠輸美(超過三成的關稅,基本上已經無利可圖),短期對內地也許會有影響,但影響不是致命。簡單來說,就是開拓其他市場去取代美國,和再大力提振內需,以消化本來出口美國的商品,減低出口商和生產商的損失。
 
  由此可見,中國除了直接扶持出口企業之外,也必然會再加大力度刺激內需。從投資角度看,內需股絕對是首選的投資對象,當中又以汽車和家電股份為熱門之選。
 
  過去幾年,中央已經多番出招,但對內需的刺激仍然不大(對前景不樂觀,所以不敢消費),但今次是要和美國打「經濟戰」,我相信,在槍口對外、同仇敵愾的前提下,中國人可能會更團結,大量增加消費,以對抗美國的經濟霸權!
 
  我也會身體力行,除了多消費之外(購買內地商品和服務),也會趁低吸納更多內需股。具體股份的品評,下次再續。《經濟通通訊社資深分析員 羅國森》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被欺凌 | 姜大衛兒子姜卓文分享年少經歷,長大如何走出無自信、隱藏自已的陰霾?► 即睇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限時優惠$68/月】申請etnet強化版MQ手機串流報價服務 捕捉板塊輪動,提高獲利勝算

請追蹤etnet最新小紅書賬戶@通仔GoGoGo 接收最update情報!

關稅戰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說說心理話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流感高峰期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