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一系列關稅政策引起多國反擊,環球性地緣風險及不確定性對全球多個行業和資本市場造成衝擊,引起關於世界秩序和全球貿易大戰的恐慌。其中包括環球性股災,歐美股市全線大跌,亞洲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多個股市也廣受牽連。
數據顯示,道指於4月7日連跌第三個交易日,收跌0.91%報37965點,單日高低點數波幅近2600點,美股一度在兩天內蒸發了5.4萬億美元的市值。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4月7日收盤分別跌7.34%和9.66%,恒指及恒科指截至當日下午收盤分別大跌13.22%及大跌17.16%,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香港股市最大單日跌幅。此外,資本市場連鎖反應持續,美元指數、布蘭特原油、倫敦銅、債市等均受牽連,金價亦在整體市場崩潰時出現回吐。雖特朗普或意圖以極端手段施壓以重塑全球貿易格局,及促使產業鏈重回美國,但截至目前來看,其政策不僅影響全球,對美國本土都是弊大於利。
首先,特朗普的政策或導致美國逐步脫離二戰後建立的如世貿、巴黎協議等多個同盟組織,轉向孤立主義,或導致全球政治秩序混亂,威脅民眾安全及各產業及國家發展。
同時,考慮現時如汽車、蘋果手機等產品仍依賴從多國進口零件,關稅的增加勢必會讓許多美國本土企業都負擔很高的成本,及令全球供應鏈遭受重創。一方面,成本的增加將促使物價上漲,將對消費者造成負擔,並拖累總體消費需求,及可能大幅推高美國通脹率;此外,在成本增加及消費銷售的危機下,亦或引發大規模的降薪裁員,甚至連同未來更多政策的不確定性,或帶來遠超就業和實體經濟的影響。
在此背景下,全球衰退的風險正在上升,亦或引發逆全球化趨勢,甚至拖累全球經濟發展速度,對全球經濟的發展和繁榮造成巨大衝擊。而對於金融市場而言,現時資本市場的受累已初現,後續各國的進一步反應、美國聯儲局的應對、美國3月份數據等,均需密切關注。《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意博資本亞洲有限公司執行合夥人 鄧聲興》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