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積極爭取成為亞洲主要家族辦公室業務的領羊頭。我認為,憑「一國兩制」特殊地位、低稅率及簡單稅制、全球最自由經濟體、資金進出無限制、司法制度健全和國際金融樞紐等優勢,香港具備充足的條件把握家族辦公室的龐大機會。事實上,近年全球對企業在履行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方面更加重視。香港在企業管治和營商環境方面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尤其在企業傳承上,更是亞洲其他地區參考和學習的目標。
回顧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社會環境的變化下導致勞動力大增,亦產生很多中小微企業。憑藉香港人的拼勁和毅力,這些企業把握內地改革開放和外貿發展的機遇,不少已成為中大型企業,甚至涉及跨國企業。如今,香港家族企業發展到今天,多數第一代或第二代已退下來,而第三或第四代的冒起亦代表在管理和策略上將有新景象。
在上周新城電台《繼.族.財富》節目中,我分享一些企業承傳的見解和現象。承傳應從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開始。以自身經驗而言,母親的奮鬥堅毅、逆境處理和愛心善良強烈地影響了我,而我亦從兒子的耐性堅毅和思考縝密,以及女兒的細心柔情、勤奮、樂天親和中,看到我們夫婦的影子。這種品格承傳確實可放諸四海,一代又一代的延續下去。
節目主持人梁偉強博士(Dr John Leung)是香港恒生大學協理副校長及知識交流學院院長。梁博士乃我多年恩師,在碩士和博士課程中給予我莫大幫助和啟發。在經營管理之路上,梁博士的創新思維和獨特觀點,對我在做人處事獲益匪淺。從知識承傳來說,梁博士的教導和分享也絕對是個標竿性例子,將其所學以大學校園為媒體承傳予來自不同行業的領袖,多年來梁博士的學習夥伴(Learning Partners)多不勝數。
我認為,基層人士創業者擁有破釜沉舟、逆境自強的決心,加上香港人的靈活變通和正直守法的特質,令香港企業可塑性極高。香港企業承傳了中華文化的勤奮堅毅,亦具有西方社會的創新精神。另一方面,亦讓下一代可以自由發揮。而從個人經驗而言,「現代化師徒」關係可作參考,即既用身教為本,亦開放政策,推崇設計思維,達到人性與系統化並重的模式。
誠然,今時今日已經沒有創業和守業之分,企業發展就是要不斷創新,即是要不斷創業。守株待兔的保守做法已不合時宜,具備創新想法和設計思維的企業將會發光發亮。在新型工業化和科技發展的今天,硬件只是工具,軟件才是核心,亦是成功的關鍵。幾乎所有硬件背後都蘊藏有更具意義和影響力的元素:智能電話帶給我們便利、娛樂和資訊;新能源汽車代表綠色和科技;「谷子經濟」的潮流文化和知識產權;即使簡單如一本書,也承載著文化和智慧。可見,培養人才、健全體制、高效系統所產生的軟實力,可謂無堅不摧。
企業和文化承傳讓我想起15年前在香港城市大學修讀碩士課堂上,周南教授用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道德經》放於市場學上,如從「虛靜觀復」和「大道廢」中領悟出萬物反覆循環,生生不息,以及仁義智慧和逆境中的機遇之道理。《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廖錦興》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香港好去處推出小紅書版!立即追蹤@通仔GoGoGo 以獲取最新情報!►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