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在解決劏房問題上繼續發力,正研究為劏房設定最低標準,從而取締劣質劏房。取締劏房是社會共同願望,但港府行動須小心,因劏房戶的住屋需求不會隨劏房被取締而消失,缺乏配套下強行出手會衍生社會問題,惟隨著簡約公屋逐漸落成,安置問題有望解決,取締劣質劏房的條件確實漸漸成熟。
特首李家超去年在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的「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將於8月提交報告,工作組積極就此收集社會意見之際,房屋局局長何永賢透露有意為劏房訂最低標準,指聽到設立最低面積的建議,會以此作參考,又稱會考慮採光、通風等屋宇安全方面的因素。
從改善居住環境的角度出發,為劏房設立標準無疑是好事,調查顯示7成劏房戶贊成規管劣質劏房,更關鍵是,當局在安置問題上所下的功夫,亦漸漸見到成果,愈來愈有條件解決伴隨取締劏房行動而來的安置責任。
房屋供應增 有條件安置
李家超在2022年的《施政報告》提出興建簡約公屋,經過近兩年,首批簡約公屋已開始接受申請,項目分別位於牛頭角及元朗,將於2025年上半年入伙,其居住環境遠勝劣質劏房,且租金低廉,不少劏房戶參觀後都表示有興趣入住。
對於這類過渡性房屋,社會不無疑慮,尤其位置較偏遠的項目。然而,一些新近落成的同類項目,事實上獲得不俗回響,例如位於洪水橋的過渡屋「仁愛居」,相當受歡迎,入住率高達95%以上。隨著社會對過渡性房屋的實際了解加深,要吸引劏房戶,相信問題不大。
首批開放申請的牛頭角和元朗簡約公屋有4,400伙,加上屯門第3A區及啟德世運道的項目,首階段簡約公屋將提供1.7萬個單位,次階段的簡約公屋亦繼續推進,將會在屯門、柴灣興建,結合改建空置校舍,按照計劃,及至2026/27年度,將交付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
立務實標準 強力執行
本港目前估計有約11萬劏房戶,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確實不足以全數安置,但據社區組織協會的調查,一人居住面積少於7平方米的劣質劏房,約有3.3萬戶,如簡約公屋如期推進,大致足夠消化這批最迫切需要協助劏房戶的住屋需要。
隨著簡約公屋陸續落成,最沒有議價能力的劏房戶,陸續獲安置,當局接下來應部署對將被騰空出來的劣質劏房,採取打擊行動。事實上,這些劣質劏房除了面積細小,往往有天花石屎剝落、牆身滲漏等問題,並且有鼠患、蝨患,根本不宜居住。
當然,考慮到現實情況,當局定立的最低標準應務實恰當,並如何永賢所講,初期可提供登記期和寬限期,讓業主作出修正,但限期過後,應該強力執法,淘汰不合格的劣質房屋。
本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社會高度發展,卻仍然有市民要瑟縮環境惡劣的劏房,無論如何說不過去,劣質劏房應逐步取締,同時也要推進增加房屋供應,有序邁向告別劏房的終極目標。
【你點睇】港鐵失倫敦伊利沙伯線專營權,你認為「國際化」遇挫的港鐵應否將重心轉移回本地?►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