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昨發出更新《公務員守則》諮詢稿,冀各方就已沿用14年的舊守則提意見。擬議的新守則以「維護憲制秩序和國家安全」居首,與現職公僕早已簽署的宣誓聲明,一脈相承;另一新增的「績效問責」信念要求,亦與當局近年加強賞罰制度、簡化勒令退休機制,相互契合。整體而言,今次更新可說配合了當前內外時局變化所需,也回應了公眾愈趨提升的期許。
多數早遵守則 釐清抒見安排
《港區國安法》2020年生效後,18萬名公務員均已宣誓或簽署聲明擁護基本法、效忠特別行政區,任何拒絕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特區擁有並行使主權、危害國家安全等行徑,早屬違規,須受紀律懲處。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解釋,公務員作為行政機關一員,有憲制角色和責任,把維護憲制秩序及國安置於12項基本信念首位,正是為了凸顯重要性。
她多番強調,絕大部分公務員一直秉持守則行事,僅小部分有曲解,包括2019年社會運動時,以為「政治中立」等於不用支持政府,故決定清晰地加入一切以效忠國家和特區為前提,必須竭力履行職務。
不過,相關的「盡忠職守」信念提及,公務員不可因個人政治觀點或喜惡,拒絕執行命令,亦不可以公務員身份批評政策,或支持其他人的反對意見,頗受外界關注。
即使當局申明沒禁止私人對外抒發意見,但在資訊發達的網絡世代,公僕也好,私企人員也好,任何人都不易完全撇脫職位,純粹以市民角色參與遊行集會一類活動,且無後顧之憂。政府消息人士更表示,公務員事先表明屬個人意見,不能視為「免死金牌」。
另一方面,按照「專業精神」信念,新守則主張公務員在內部討論,應敢於向上級指出政策方案風險和弊端,但當主要官員作出決定後,他們要勉力執行和推廣。要成功實行,端賴開放的進言空間,以免公僕過分瞻前顧後,不敢於前期充當「紅隊」批判者。
高舉績效問責 聆聽前線訴求
凡政府都有可能演化出低效、死板的官僚架構,個別公務員只求走足程序,未能竭誠以公眾利益為念。昔日,加入港府等於手執「鐵飯碗」,一樣曾有上司按機制調升不合心下屬,只求不再朝夕共事的荒誕做法。
特首李家超去年就任以來,致力爭取改善管治,提升公務員效率,為民辦實事。當局9月已公布,簡化為公眾利益著令工作表現持續欠佳公務員退休的機制,包括刪減部門內要先設「獨立委員會」諮詢的要求。
新守則可說自然延伸。納入「績效問責」信念,列明表現未達標人士,不僅晉升、職位調派和增薪受影響,長期嚴重者更可終止合約。而且,「團隊精神」要求闡明,市民不會只著眼個別部門的表現,公務員團隊要從大局出發、跨局協作,不可互相推搪卸責。
本港公務員薪酬水平無疑甚具競爭力,但整體流失率偏高,個別隊伍要調低入職要求,亦是不爭事實。天災人禍後,不同部門每每要候命充當「救火隊」,便曾有工會提出異議。
公務員的核心指導準則,諸如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毋須多討論,但撇除公眾期望日增,休假的公務員是否仍要「熱心公共服務」,確是可堪斟酌。惟願當局在今後一個多月,可衷心聆聽公務員代表等持份者意見,令守則真正執行時,達至預期的效果。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