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評

2023-07-19 07:41:02

轉地積增誘因 妥維修省資源

  全港樓宇正愈趨老化,適值樓市從高位反覆調整,卻令市區重建局罕有錄得虧蝕。舊區更新是提升住屋供應的重要一環,收購舊樓應否沿用同區7年樓齡單位作基準,尚待更深入討論,但市建局要加快履行重建職責,大概需要官方提供更多法規和政策支援,而要杜絕失修建築,政府自身思路取態,甚至最為關鍵。

 

竣工量遜目標 市況變增挑戰

 

  由於觀塘裕民坊百億商業項目流標,加上土瓜灣及上環兩項目前期所得遜預期,市建局上財年收入大減,計及超大額撥備,最終共蝕35億元,為2013/14年度以來首次見紅。

 

  按照《市區重建策略》,港府原期望市建局可於2021年成立廿載時,推行200個新項目,並完成25個接手項目。只是,局方至今僅能完成約80個,私人發展商當前還要因應市況,拿地更趨審慎,難言理想。

 

  2000年,本港都會區僅約9,000幢樓齡30年或以上私樓;截至前年年底,全城數字卻已升穿2.7萬,不知潛藏多少中央政府已明確要求「告別」的劏房,重建壓力其實有增無減。

 

  市建局主席周松崗預料,未來幾年是收購高峰期,時機正好,料斥資960億,下年度起將舉債增加現金流,也會加快平整發展和用盡收購土地重建,增加資源。

 

  倘要悉數收購「油旺研究」牽涉的3,000幢半百舊樓,成本將上萬億元,還要嚴重虧蝕。以市建局僅逾200億現金儲備,無論如何都難以獨撑,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早前於本報專訪曾透露,不排除將重建區內的官地,直接注入市建局,勢有助減少所需資金。

 

  社會既可討論,官方應否以可負擔的首置單位作「注地」條件,更應審視7年樓齡補償機制,究竟是如市建局所指,用社會資源補貼有能力業主換樓、推貴重建項目,還是像發展局所形容的行之有效,且有利爭取業主支持加快重建。

 

轉地積增誘因 妥維修省資源

 

  有別新加坡、東京等近鄰,港大曾有研究指出,本港市區重建一大限制是已沒甚空間,提升地積比率,增加參與誘因。城規會本月起容許轉移地積比,固然有助本來無利可圖的項目上馬,但接續的街道擠塞、採光通風等挑戰,仍要小心應對。

 

  除了重建,復修舊樓和保存文物古迹,均是市建局的法定角色。旺角寶安大廈短期內兩度天降石屎後,局方被指太遲批出檢驗修葺資助,難以完全撇脫責任。

 

  不過,港府30年或以上私樓強制驗樓機制不夠周密,已毫無疑問。本港回歸之初的公眾諮詢,可是以20年樓齡為界,且規定每7年驗1次,詎料最終以此為高樓外牆檢驗標準者,竟是新加坡,當地還額外規定非住宅及住宅大廈每5年及10年作結構檢查,真正嘗試防患於未然。

 

  全港舊樓日增,重建是改善民生的機會,但即使傾盡公私力量,仍難將一切推倒重來、根除隱患,始終還要延長可供安全居住的時間。港府20年前已申明,融合妥善維修及有效管理,業主長遠來說可節省開支,物業至少可保值,社會也可節省資源,惟望現屆政府可完成這未竟之事,特別是解決「三無大廈」的沉疴積弊。

夏日中暑高風險!即睇中暑迷思+預防措施!► 立即了解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靈媒與通靈有什麼差別?靈靈法同你解構扶乩、標童、碟仙!

日圓再創新低,即上etnet睇邊間銀行唱Yen最抵

etnet榮獲第六屆國際信息商會議「最佳信息商」白金獎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說說心理話

Watche Trends 2024

北上食買玩

Art Month 2024

理財秘笈

關注四高危機!

夏天養生食療

消委會報告

山今養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