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8/2018
生活教學 應求實效
尚餘兩周,暑假便要結束。對個別學生來說,重新適應校園生活,或會感到壓力,尤其是升中及升小,學生會有較大機會出現適應的問題。今時中學普遍會在開學前,為中一新生辦適應課程,但這類課程必須切合學生的需要,不應徒具形式,但求「人有我有」。
有中學為新生安排長達3周,每周3至5天的適應課程(Bridging Programme),它其中一個亮點是「城市定向」(City Hunt)活動,學生需要完成指定任務,例如購物,然後轉贈長者,以及回收塑膠樽等。據稱,藉此可讓學生學習人口老化、環保等議題。
必須肯定,學校為新生舉辦這類適應或學科銜接的課程都是有需要而正確的方向,但小六升中的學生需要學習在區內購物、找商舖等「生活技能」,以「訓練自我解難能力」,就較難令人理解︰送長者一些小禮物,可知道香港人口老化;回收膠樽就實踐環保,乃至「學習」購物就是「學習」生活技能,似未免太簡化了相關議題,並低估小學畢業生的常識和能力!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人生導師,若父母因「為口奔馳」(這是所有子女疏於管教的最佳理由),沒有讓子女成功掌握購物這類「生活技能」,而學校又可彌補家庭教育這方面不足的話,這類適應課程的內容便有其重大作用和意義,否則,安排大部分是當區就學的新生購物,以訓練解難能力,恐怕有欠挑戰性。
每一間學校的新生都會有其特質及其適應新校園的需要,並不能以劃一的課程內容,以符合所有新生的需要。不過,協助新生建立目標或夢想,提升新生的自信、情緒管理技巧及抗逆力等,相信都是中一適應課程的大方向,至於怎樣達至課程的目的,還需要學校負責輔導及學生成長的教師及社工,因應學生的程度、能力和需要,設計並落實進行相關的教學計劃和活動。
「認識我們的社區」一直是幼稚園的學習單元,當學生到初中還要認識社區時,相關教學內容及程度便要有所調適,為新生度身訂造一系列教學內容。筆者在學時,曾參與教育司署(教育局前身)提倡的「輕鬆學地理」(Geography without Tears)計劃,與同學研究當年荃灣區的社區規劃,獲益良多;後來當教師,就著學生做社區調查,透過檢視當區店舖營商的類別和轉變,探討社區的發展及土地運用,也可看見教學成效。
以上無論學與教的親身體會,都讓我知道,任何學習都應走進生活裏,同時要切合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需要,不能「阿茂整餅」,「無嗰樣整嗰樣」,只有形式,白花了師生的時間,卻無實效。
轉載自: 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