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8/2018
實踐環保 要付代價
港人的環境保護意識無疑會比20年前更高,但在日常生活中,港人響應環保或貫徹環保有多踴躍,卻可能是個「絕望真相」。環保從來都需要付出代價,但這些代價不必用金錢衡量,方便、時間,甚至所花的精神都要計算在內,港人「知道」和「實踐」之間,其實願意付出幾多?
環保是一個涵蓋廣泛的概念,包括︰可持續發展、環境友善、保育、反污染等,在實踐這些環保內涵的過程中,人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經濟活動和社會行為,從而協調並提升人與環境相互關係的自覺和感受。
源頭減廢是環保一項重要的議題,近日有幾項調查和現象都不約而同地反映了港人對減廢的意見和做法,值得一看。
一、膠樽減廢,原來香港去年已舉辦了逾250場跑步賽事,其中15場賽事,有8成大會曾向跑手派膠樽水,卻不足3成安排回收設施。環保團體估計,15場賽事已製造近4萬個廢膠樽!另有政黨訪問近1,300名市民,近9成受訪者贊成禁售細容量(例如600毫升或以下)的樽裝水,而有逾6成人則認為,若香港設更多飲水機,將有助鼓勵市民自攜水樽。
針對賽跑及日常生活的膠水樽減廢,重點還在回收、自備水樽及設飲水機,此外,也可探討由可分解物料製造的盛水器,而再造紙杯又會否是另一選擇?另朝盛水器皿替代物料的方向探討,或可找到媲美塑膠水樽輕巧便攜的物料。
二、美食博覽環保餐具反應冷淡。雖然今年發泡膠食具的垃圾已沒有像去年堆積如山般「白色」恐怖,這可能只因工作人員勤於清理,或參展商轉用紙製食具所致,而以20元按金借用環保餐具,入場市民卻反應冷淡。有人擔心衞生,有人擔心清潔;有人擔心餐具重複使用,會影響不同食物的味道等,總之,今年大會首次借出環保餐具須汲取經驗,而解決食具器皿問題除借用之外,同樣可朝替代物料的方向探討一下。
三、港人喜捐舊衣物卻不太願意付更高價買可持續時裝。有調查顯示,4成受訪港人傾向將不合用的衣物捐出,比上海及東京的市民意願更高。不過,港人則不願花較多錢,買較符合環保要求的「可持續時裝」。
環保一定有成本,所謂「用者自付」,其實視乎是由生產商、消費者,還是政府才是那個「用者」去付。筆者認為,改變行為最直接的方法莫如罰款或徵稅,港人今時不隨地吐痰、守規過馬路等相信也是靠早年嚴懲才糾正過來。教育和宣傳固然不可少,可惜其成效卻每多見於阻撓填海或開發郊野公園上,而少見諸市民日常生活的實踐,豈不怪哉?
轉載自: 晴報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