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6/2022
用細菌製造瓷磚?多層物料合成木料?如何利用創新技術打造綠色建築,達至減排目標?
鄧淑明
鄧淑明
鄧淑明博士,榮譽勳章,太平紳士,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及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客席教授,香港土生土長培育的資訊科技界企業家。鄧博士於九十年代創辦 Esri中國(香港)有限公司,專門推廣地理資訊系統(GIS)軟件和提供相關解決方案。鄧博士也是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及榮譽主席。除了GIS本業,鄧博士對ICT行業、電子健康、環境保育、初創企業及智慧城市等經常提出建議,並積極參與多個政府及民間組織,致力促進香港科技及社會事務發展。
鄧博士的卓越成就和貢獻廣受認同,並獲多項榮譽,包括:香港大學2009年理學院傑出校友、2006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及香港美國商會2004年「最具影響力女性獎–年度傑出女青」及2001年香港十大傑出數碼青年等。
智慧城市5.0
有指每製造一公斤水泥就會衍生同等份量的二氧化碳。現時,全球年產水泥高達40億噸,即可產生40億噸的碳排放,數量驚人。隨著城市化的大趨勢,預計未來30年碳排只會有增無減,這對地球的生態環境將造成持續傷害。
為應對氣候變化,全球各地都積極尋求可持續方案以減少碳排放,近年建造業市場上便出現不少堪稱低碳排放水泥,可取代傳統的水泥用料。例如有一種低溫水泥,就來自美國常春藤聯盟之一的羅格斯大學,製造過程中用較多黏土而少用石灰,毋須如傳統般加熱到千度,便能把二氧化碳鎖定在混凝土中,從而降低碳排量達七成。該公司現已和一間瑞士建材巨企合作,研發成果會率先在歐美市場推出。
另有初創「異想天開」,用細菌製造瓷磚代替水泥。該技術將沙放入模具並注入微生物,從而啟動類似珊瑚生長的過程,最後生物水泥會混合回收得來的花崗岩。這種環保物料受瑞典服裝企業H&M的青睞,打算把它用作該連鎖店的裝修物料。同是源自新奇的念頭,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在國際物料科學期刊Matter上發表研究,指用一種能產生光合作用的微生物「藍菌」來製造低碳水泥,製成品有自我修復裂縫、吸收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功能,兼且相當耐用,如能成功應用,將會是綠色建造的一大突破。
(unsplash)
此外,也有人把木材改造,成為新一代建築物料。在挪威,一棟於2019年落成、樓高85米分成18層、名叫米約薩塔的大廈,就以木材建造,是目前全球最高的木建築。不過這個紀錄可能很快被打破,芝加哥市正和劍橋大學合作,設計一楝80層高的住宅,以木材為主要物料。在去年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的會議上,劍橋大學就介紹了一種嶄新的木料,它由多層物料合成,可用於地板、牆壁或樑柱,強度媲美鋼鐵,而重量則只有鋼的二成,而且有防火功能。
據知,這種新型木料建造一座300平方米的四層建築只會排放126噸二氧化碳,比用混凝土排放的310噸和鋼鐵排放498噸相對少。而用木板建樓可說是「負碳排」,因為樹木生長時會吸收碳,相當於540噸碳,所以被視為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完全符合減碳環保的原則。
為支援本地建築工程廣泛應用環保技術,政府已於2018年撥款10億元成立「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以提升業界應用新技術的能力。3年來這個基金已批出約一半即5億多撥款,而今年財政預算案再注資12億元優化措施,期望本地建造業可以創新技術打造更優質的綠色建築之餘,也能全面配合政府2030年的減排目標。
樂本健【雙11感謝祭】雙重優惠、多買多賞►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