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2018
阿媽跟網片學煮餸 父子嘆成白老鼠 (晴報)
有個「入得廚房」的媽媽,當然有口福,但有網民指母親素來煮餸一般,最近迷上看YouTube學煮餸,但失敗居多,父子肚皮慘受罪。有社工認為,事主可先肯定母親的好意及努力,再坦白感受,相信對方較易接受。
媽媽煮得一手好餸,可能是子女回家吃飯的動力之一,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份福氣。
有男網民指,由細到大都知媽媽廚技「麻麻地」,平日煮家常便飯還可接受,但最近母親大人愛上看YouTube「邊學邊煮」,但失敗率極高。文章提及「試過有一次佢挑戰西餐,煮黑松露意大利飯,結果又硬又鹹,但我同阿爸勉強食咗一碟,費事佢唔開心,而家都少咗響屋企食飯」。
部分人批評事主是不孝子,竟然上網「唱衰」阿媽。亦有過來人指,家中有個地獄廚神爸爸,「煮極都唔掂」,惟有多給他家用,鼓勵他們外出用膳。另有網民指,家中的地獄廚神曾自創「腐乳蒸南瓜、西瓜皮煲湯」等菜式,形容事主母親「肯睇YouTube學已經好好」。
名貴食材 先用小分量試煮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督導主任蘇艷芳表示,上網學煮餸以年輕人及新婚夫婦居多,中年人多數是向親友或向街市檔主打聽做法。「網上資訊很多,一款食物可以有多個食譜及影片,但影片未必詳細說明小技巧,如果只跟畫面學,未必可融會貫通。」
她又指,部分食材如黑松露,可能比較名貴,失敗了或感浪費。「部分人可能用簡單及便宜的材料試數次,掌握烹調技巧才用上貴食材,這也是一個不錯方法。」她又建議先用小分量材料試煮,即使失敗了也不會太浪費。
應感謝母親用心作嘗試
女青家庭健康促進中心督導主任伍偉湛說,一家人應坦白感受,毋須太多隱瞞及猜忌。「首先要肯定母親的付出及心意,有勇氣作新嘗試,讓大家有機會試新口味。」可是部分長輩可能「眼高手低」,表現強差人意,後輩也要明白,為他們保留面子。
伍偉湛又提醒,要是配偶的父母下廚,即使有不滿最好由配偶代為說話,以免傷和氣。「父母對自己子女的包容度較高,子女亦較掌握父母的脾性。」一旦由新抱向奶奶反映不滿,很容易釀成不快。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