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2020
中小企在教育中被忽視的角色
近日新冠肺炎肆虐,不少經濟活動因防疫為由停擺。受到疫情的打擊,很多公司尤其中小型企業均面臨裁員的壓力,失業率更升至6.2%,為15年來新高。面對持續經濟衰退,應届畢業生處於求職困境的同時,高年級的學生亦對就業前景感到彷徨。同時,QS在此前公佈世界大學排名時指出,雖然本港院校研究方面出色,但僱主對畢業生的評分逐漸退步,可見單靠現時的學習模式無法完全滿足就業市場的需要。
據2019美國大學及職工全國協會(NACE)的調查顯示,有實習經驗的畢業生其就業率比沒有任何實習經驗的畢業生高13.8%,工作機會也更多,更能受到青睞。對於企業而言,在實習的過程中,企業能以較低成本接觸到不同學科訓練的學生,既能摸索具有不同專業特質的學生的同時,對中小企業而言更能增加知名度,有助未來聘請優秀的人才。
本港中小企的參與相對較少
環顧本港的類似計劃,肯投放資源聘請實習學生的一般以大型企業為主。現時本地有98%的公司是中小企業,旗下員工佔全港超過一半的勞動力;但中小企業在開設實習計劃時,往往都面臨經濟和人力資源方面的挑戰。
以經濟資源為例,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都屬小本經營,故未能投放額外資源聘請實習生;不少實習生剛在工作漸漸上手時,實習期就已經結束,對中小企而言就成為了額外的人才培訓成本。人力資源亦是令中小企業卻步的原因:不少中小企業的員工人數有限,在香港89%非製造業的中型企業有超過10位員工,平均小型企業更只有兩名員工,難有專門人手打理實習生的工作。
然而,必須留意的是,很多創科企業在搖身一變成為獨角獸前都是中小企;如果缺乏他們的參與,學生所能獲得的經驗將收到局限,長此以往對整個社會的人才培養也有影響。
政策上應如何製造更多應用機會?
有見及此,加上近月就業市場更形困難,政府的支援必不可少。事實上,世界各地都注意到促進商校的重要性,並為此設立不同計劃。
以澳洲為例,政府旗下的Industry Skills Funds最高補貼中小企業75%的訓練成本,透過減低經濟負擔來鼓勵更多中小企業提供實習機會。加拿大的Canada Summer Jobs長年資助5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和其他公營及非牟利組織在每年暑假聘請學生,為中小企業和機構代付學生工作期間的薪金,從而鼓勵中小企業向學生提供更多實習工作機會。不少海外國家的大專院校如美國,均接納學生完成實習工作後提交工作報告申請選修學分。
政府應積極推動中小企業在學生實習中的參與度,並完善實習教育機制。另外,亦可考慮提供更多實習補貼,甚至帶頭聘請更多實習學生,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不同工作,有利於培養人才。
商校合作是未來發展趨勢
現時大學以學術為主訓練,相比之下學生較為欠缺實務經驗。平衡實務經驗和學術發展對培養青少年全人發展密不可分,近年全球興起的「STEM」教育浪潮就點出實務經驗對學術發展十分重要,轉換到其他學科亦然。香港青少年為應對未來不可預測的社會環境,需及早裝備自己,透過不同機會擴闊眼界;政府也必須緊貼世界的走向,積極支援青少年全面發展。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