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0/2017
【再為自殺診症】這座城市,可有讓心靈舒展的空間?
自殺基本上是一種都市病,也是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之後因文明變異而催生的副作用。 在此之前自殺總有一個理由,譬如殉國,殉教,殉情; 但甚少為一個無厘頭的原因(如阿媽不准打機,或DSE壓力)而輕生。 當然病態性的自殺自古已有,只是都市化和生活過化密集也催使人容易有各種情緒以至精神困擾。
早前偶然到日本京都一行,朋友说一定要到銀閣寺旁的哲學之道走走,那是沿一條河溪而修建的小路,樹影婆娑,夏天走来也不覺炎熱,而且沿途有一些百年小屋舍和古刹,間聞鳥鳴犬吠,令人心曠神怡,煩惱盡抛腦後。
日本人重視美學,他們建築的小路,公園,寺院,美得叫人掉下眼淚。 單是京都就有逾千寺院,個個起碼有幾百年歴史。 哲學之路沿途已經有好幾個,我每一個都入去看看,心想這個世界縱管不斷在變,如潮汐有漲有退,但每一間古老的寺院或是西方的教堂,好像在提醒我們,世上仍然有不變的東西,讓人在患得患失之時想起,人類歷史中曾經有過神人契合的一刻,這樣心中就有一份莫名的篤定和沉著。
哲學之路的盡頭是另一間古刹叫南襌寺,它大概不是旅遊景點,所以份外寧靜,只有零星落索的幾個本地遊人。寺院面積甚廣,樹木參天,間有小鳥在天空飛過,令人留連忘返。我找了樹下一處地方坐下,突然頭頂有一塊樹葉掉下,驟然想到生命往往不過是树葉掉落之間的事而已,試问又有何需要執著?
香港的城市設計,近二三十年變得非人性化和功能化,不論是天水圍,將軍澳以至東涌,密麻麻高聳入雲的巨廈,只靠行人天橋接駁公共運輸系統,居民每天只有上班下班和去商場,再無其他選擇,遑論有可讓心靈舒展的空間。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大部份的新市鎮建設,如荃灣,沙田等,都預留土地作宗教用途,故這些地區總有教堂或廟宇。
當人的生活只剩下吃喝和工作(或者讀書和考試),掏空了他的精神生活,不僅生活變得乏味和無意義,抗逆力也大大下降,以至一旦遇上逆境或不如意,就容易走厭世輕生之途。
也是因這原因,自殺數字增加已屬必然,正如現代社會必然大幅度多了癌症,心臟病,糖尿病一樣,強求政府想法子解決,恐怕只是緣木求魚。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