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3/2017
【角色對換】當醫生變成病人去思考時…
六年前還在替舊東家工作時,訪問了時任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總監馮康醫生,談他一隻眼睛的視力在手術併發症後大幅衰退的適應情況,當中也討論身為病人,怎樣去理解手術併發症機率的問題。事隔六年,仍不時思考著他的一番話。當時這樣寫道:「手術前醫生多會解釋可能出現哪些併發症,機率如何,但病人未必理解其意義。換了一個身分成為病人後,馮康也有同感。他舉例稱,一個手術某種併發症的機率為1%,說的是集合一群病人後,當中有1%可能出現這種併發症。『若說是千分之一,已經是很小機會發生的了。但當它發生時,對病人而言是百分之百(出現了)……我把自己變成病人去思考時,其實也不容易理解它。』」
患過重病的醫生,看事情的角度似乎都會有所轉變,而且變得站在病人的角度出發,更富同理心。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臨床精神科教授Robert Klitzman也是當中一人。他的妹妹Karen在世貿大樓工作,2001年於911事件中去世。他料理妹妹身後事之後足足三個月間,不能成眠,對身邊的事物完全失去興趣。當知道自己患上抑鬱症時,他頭一次領會他的病人所經歷的難堪與恥辱,明白抑鬱症的病徵為何那麼難以宣之於口。他以為自己的精神科醫生身分有助應付病情,事實卻剛好相反,患病反而讓他了解到,自己不知道的實在太多太多。
他因應自身的經歷,深入訪問了70個患過心臟病、癌症、抑鬱症或感染HIV的醫生,了解他們成為病人後的體會與轉變,以至這些轉化怎樣改善他們與病人的關係,寫成When Doctors Become Patients一書(2007年出版,本港公共圖書館網站提供電子版)。
患過躁狂抑鬱症的一位受訪醫生Suzanne,能用比喻把難以言喻的精神病病徵,替病人具體地形容出來,例如抑鬱症就像一大團烏雲擋在前路,怎也不能踏出一步跨過去;又如驚恐症發作好像感到快要死了,胸口像被壓得死死的,似穿了一件緊而窄的樽領上衣。病人聽後,雙眼放光,直言:「就是這樣!你怎知道?」
因為受過藥物副作用之苦,令這些患過病的醫生更能體恤病人不依時服藥的難處。感染HIV的內科醫生Paul,會試試找出背後的原因,例如是厭倦了定時定候的規律,還是不想藥物副作用在原本難受的病情上百上加斤。「找出來會令問題容易解決些。」他說。
除此以外,這些醫生也少苛責病人。另一位感染HIV 的內分泌科醫生Steven說,以前他會跟不依指示服藥的病人講「你要加倍努力才可」,但現在他會認可病人每一個小小的進展,說「你真的有點進步啊」!他們也傾向少用教訓的口脗去提醒病人改掉壞習慣――在自己身上難以做到,更何況病人!所以他們較明白需另覓他途,以達至相同的目的。
美國醫療政策新聞網站Kaiser Health News於2015年的報道指出,研究發現醫生富同理心,跟更高病人滿意度、更佳治療效果、減少醫生心力交瘁,以及減少醫療事故與訴訟風險相關。
醫學不單關乎高科技手術或新藥物,良好醫(生)患(者)關係,對患者具同理心,也很重要。
本欄旨在集思廣益,內容謹供讀者參考,惟不能代替醫囑。如有疑問,宜與您的主診醫生商量,以得出切合您的治療方案。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