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7/2015
校政風波走向社會撕裂
香港大學遴選副校長(學術人事及資源)的風波愈鬧愈大,本來看似是茶杯裏的風波,但一石激起千重浪,在這個風波背後有重重疑點,由此而引起種種疑慮,在傳言和傳媒的推波助瀾,一場校政風波,已衝破校政管轄範圍內,演變成為社會事件,保守與革新,老一輩與新一輩,形成兩大陣營,相互對立,社會撕裂日深。
一切要從頭說起。本來港大遴選校長或副校長,一向有其行之有效的機制,也從來沒有人質疑。但自從特首梁振英上任後,香港忽然成為一個高度政治敏感的城市,陰謀論充斥。早在前年10月,當港大選出英籍醫學教授馬斐森為新校長,便引來許多臆測。一說力指馬斐深的醫學成就不算卓越,加上對香港、中國以至亞洲事務的認識一無所知;另一說指香港是「紅帽子」滿天飛,惟恐新校長是華人涉嫌「染紅」;更有一說指馬斐森來自英國布里斯托醫學院,而無獨有偶,梁振英也畢業於布里斯托理工學院。
到了今年港大遴選副校長,熱門人選一向是港大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陳氏曾在倫敦接受教育,1982年在香港取得大律師資格,也曾任職歐洲人權委員會達九年,於1995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並於1999年獲得人權新聞獎。
以陳氏資歷,若能升任港大副校長應是綽綽有餘。但想不到今年2月,曾經因新聞工作遇襲的《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撰文表示,一些極具影響力的政府人士曾致電要求港大校務委員會否決陳文敏出任副校長,而公民黨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也聲稱獲悉此事。
究竟港大遴選副校長有無行政干預,特首辦已發表聲明回應,指特首及特區政府沒有干預遴選,對失實指控深表遺憾;同時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也強調尊重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但即使查無實據,空穴來風,並非無因。若陳文敏是副校長的大熱人選,他忽然不受接納,原因會是甚麼?唯一可推斷的,就是他對「佔中」的政治取態,以及一般認為他是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的「師傅」。
事實上,較早時「佔中」發起人兼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曾被揭發在去年多次以匿名方式,向港大多個學院及機構秘密捐款合共145萬元,用作推動「佔中」行動,而港大校務委員會經過近半年討論,終於通過有關調查報告。該報告未有直接批評戴耀廷等人違規,反而指出港大現有捐款機制欠缺清晰指引,同時校委會有多名委員聯署要求暫停有關陳文敏的任命,理由是學術人事及資源副校長的直屬上司、港大首席副校長一職仍然懸空,認為校方應先聽取他的意見。
其實即使「行政干預遴選副校長」的指控並無其事,只要查一查港大校務委員會的成員,由特首委任的主席梁智鴻、李國章、紀文鳯、廖長江、劉麥嘉軒、梁高美懿;校務委員會委任的石禮謙、王國強、鄭維志、陳坤耀、黃啟民;還有校董會委任的文灼非、王䓪鳴;以及全職教務員盧寵茂、袁國勇、郭新、張祺忠;全職非教務員吳國恩,看看這個名單,其中會支持「佔中」的,恐亦寥寥可數,可見不用行政干預,也可以推想他們的取捨會是甚麼。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