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7

《重新定義人生下半場》從中年危機中解脫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馬靄媛

    馬靄媛

    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項目經理及中文新聞寫作課名譽講師;職業訓練局高級傳媒主任及編輯;《香港經濟日報》及《明報》首席記者,擅長撰寫專題及人物訪問,醉心文字世界,相信知識可豐富心靈、啟迪人生。著有《這個記者夠彆扭》人物訪問集及《愛是不能埋-謝婉雯傳》。 

    世界在讀什麼

    逢周三更新

《重新定義人生下半場》

書名:重新定義人生下半場〈Life Reimagined : The Science, Art And Opportunity of Midlife)

作者:芭芭拉·布萊德里·哈格提(Barbara Bradley Hagerty)

出版:馬可孛羅(中文版)/Riverhead Books(英文版)

 

  《重新定義人生下半場》的作者,也是中年一員,在53歲時,因為突然發病,因為父親死亡,母親中風,令她醒覺中年危機降臨,人生到了另一階段,體認到生命的奥妙。接下來的兩年,她為了探究中年的真相,四周訪問研究這方面的專家學者,找出如何令中年茁壯成長,發現令人鼓舞。

 

  為了解個人身心的轉變,作者走訪了長期以「中年」為研究對象的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包括神經科學丶心理學丶遺傳學丶生物學及社會學等,藉此了解中年世代面對的問題及現象。結果發現,中年不一定帶來「危機」,並非所有事情都走下坡,反之,她把中年定義為「更新期」,在這「人生轉換」新一頁,中年人應重新把目標丶人際關係丶想法等聚焦,迎接人生下半場。

 

  為了支持中年是更新期的觀點,書中有詳盡的研究,她找出中年的一個迷思和三個事實。原來,中年不一定狼藉,並沒有危機。只是人們把失業丶疾病丶離婚等發生在中年的事情視為中年危機,這也可能發生在人生其他階段,可以「選擇賦予生命意義的長期目標,而非盲目追逐快樂」,此外,「你怎麼想,就怎麼經歷」的想法,可形塑我們體驗的世界。其實是享受當下這—刻。

 

  作者說:「那些認為生命無趣的人,從來沒有經歷過中年。」其實,人生任何階段,都有它的意義和生趣,在中年看似混亂失序的階段,她認為,「面對人生岔路,選擇比較費力的一條,能激發超越自我的意義。」因此,中年更應懷抱熱情投入人生,持續運用大腦,積極參與婚姻和職涯。起初可能不習慣,但漸漸地把這作為人生基調,生命會更豐盛。

 

作者對中年提出了16項建議,當中包括:

 

1.儘管中年有時感鬱悶,但記住仍有其他人和你一樣,喜樂仍在前方。

 

2.經常自問:怎樣利用有限的燦爛歲月,創造最佳效益。

 

3.人生任何階段都應該學點新東西。

 

4. 大笑時,比較不會感到疼痛。

 

5. 盡可能去做你最希望做而又通常做得到的事。

 

6. 依據自己的價值,而非四周的價值,來界定成功。

 

7.付出關心:成熟的婚姻最大的威脅是彼此忽視。

 

8. 以個人的長處為主軸,比從零開始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