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8 12:34:23
25美元的另類微型融資 蔡美碧
仁人學社
仁人學社
仁人學社於2012年由謝家駒博士和容蔡美碧女士創立,旨在引領創新、具發展潛力的教育和培訓計劃,以促進社會創業和社會創新精神的發展。我們的願景是,推動世界社會創業精神,透過教育和培訓計劃把社會創新的理念推廣至大學、普羅大眾、主流企業、大中華地區及東南亞社會創業者,希望能「激發每一個人成為社會創革者;促成每一家企業成為社會企業」。
金融業的核心工作是資產管理,不只是為富人工作,更要為大眾管理社會的資產。現今社會其中一個重大挑戰是貧窮問題,富裕和發展中國家均面對貧富懸殊現象。如何創設新的融資渠道,借貸給生活在經濟底層的人士,讓他們獲得改善生活的途徑,是21世紀金融業的重要使命。
不要以錢小而不為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Mohammed Yunus)於37年前創辦微型信貸,協助窮人自力更生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然而,最動人的部分還沒有完結。這位的傳奇人物風塵僕僕到各處演講,把改變世界的熱忱傳播給下一代。2003年,一位在美國史丹福大學商學院工作的畢業生賈茜嘉(Jessica Jackley)聽完尤努斯的演講後深受感動,內心想為窮人服務的一團火被燃燒起來。
剛結婚半年的她辭掉工作,毅然跑到東非的鄉村企業(Village Enterprise)做見習生,研究在肯雅、烏干達和坦桑尼亞等地的農村企業如何透過補助金發展,觸發她創立另類微型融資的想法。其夫婿范麥迪(Matt Flannery)是電腦程式員,也隨後到非洲拍攝農村創業的紀錄片。夫婦倆於2005年共同創辦Kiva網站。Kiva是斯瓦希里語,意即團結。賈茜嘉把這些真人小故事和他們所需的資金放上網站,廣發給親朋戚友,數天內即籌集到3500美元。她全數借貸給有需要的非洲農村小商戶,整筆款項陸陸續續地在半年內清還。
虛擬網站 真實融資
個人對個人融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遑論跨越國界貸款給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但Kiva網站徹頭徹尾打破了地域、種族和文化的隔膜,成為世界上首個提供在線微型貸款服務的非牟利機構。通過網站,貸款人可以把最少25美元借給需要資金的窮人。這些活在經濟底層的人,他們沒有可供抵押的資產,不可能從傳統銀行借到貸款。Kiva提供的小額金錢可成為他們的創業資金,幫助他們自食其力,擺脫貧窮。
Kiva把有需要資金的人和有閒錢的人聯繫起來,貸款人可在網站瀏覽貸款申請人的故事,自由選擇借貸金額和對象。Kiva以無息的方式透過各國的微型貸款機構來發放資金。這些為數192間中介機構分布在67個國家,多是非牟利的社會企業。雖然它們不以牟利為目的, 但會向借款人收取利息作為營運費用, 還負起監察、輔導、寫報告和按月催討的工作。Kiva把這些資訊在網站上公布, 讓貸款人了解借款人的情況,增加透明度之餘,還可利用公眾的力量進行監督。這些借款人的信譽也非常好,還款比率高達99%。還款期一般是12至18個月。貸款人收回資金後,可以選擇繼續放貸。
利潤與社會目標結合
發展至今,Kiva已發放超過4.2億美元貸款額,貸款人約92萬,借款人數超過100萬。每筆貸款平均為405美元。Kiva是全世界發展最迅速的公益網站,於2006年被紐約時代雜誌冠以「最佳點子」的稱號。賈茜嘉被世界經濟論壇選為2011年的全球年輕領袖,現致力於推廣微型貸款和社會創新。范麥迪仍為Kiva的總裁,於2009年被財富雜誌選為「40歲以下的最佳40人」;2011年被經濟學人頒贈「無國界創新獎」。
Kiva令普通人也可以成為小型的「銀行家」,向全世界窮人提供小額貸款。其實正統的金融業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在投資者和投資項目之間牽線搭橋,以推動社會創新。在過去,金融業由於為短期利潤而犧牲了大眾利益,受到了嚴厲指責。業內專才應多思量如何把利潤和社會目標結合為一,向社會開放資本市場,有益於投資者,也有益於全球公益。
作者:蔡美碧
仁人學社創辦人及副主席
(摘錄自 2013年5月4日 信報)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