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1/2023
迫到阿仔自殺
近期最多人談論、最值得入場觀賞的電影,一致公認係《年少日記》,實在太撼動人心了。故此,散場燈光一亮,大部分人仍在掩面流淚,久久無法抽離,因為,有太深的你我他慘痛回憶及影子。
《年少日記》探討學童自殺,觸動不少人的心靈及慘痛記憶。
N咁多人寫過《年少日記》,劇情大家肯定清楚。此片也觸動我的內心,因有幾幕,太相似曾經目睹的不幸。
我輩50年代出生的父母,全皆經歷戰亂,絕少有機會受教育,加上貧窮,自然將人生目標投射在下一代身上,十之八九希望兒子成為高官、醫生、會計師或工程師。
做父親的,尤其對上一輩,絕少理會兒子的天份及興趣,只一廂情願施壓,望他能成為醫生或工程師。
要完成這個夢,首先要會考成績輝煌。於是,嚴父多不理會兒子的資質、天份、興趣,一律狂谷學業,要求名列前茅。
當年的父親,甚少用循循善誘或正面鼓勵,反之,就如《年少日記》片中的鄭中基一樣——狂打!唔及格?打!留班?更打到開花!
小弟中學時期,見證不少。尤以父母是牧師、教師、醫生及律師的,更因期望愈大,落鞭頻率愈高。效果?當然相反。不少同學早早視父親為不講理的仇人,只一心盡快離家出走,或作出種種反叛行為。當然,間中亦有刻意自毀甚至企圖自殺,純粹報復上代的壓迫。
說來,不知為何,經常有受過高等教育的父親(就如片中的鄭中基),一面對兒子,就會「獸性大發」,稍為不滿,即目露凶光。
子女在父母高壓下,面對唔衰得的考試,很易情緒出問題。
我認識的深刻例子:
(一)A高官。對兒子管教極嚴,兼且,要求考試科科高分,稍一不滿,鞭如雨下。十多年前一次,就在天光道(附近甚多名校),我駕車經過,竟見佢左手握著兒子成績表,右手將褲頭皮帶抽出,就在街上追著兒子狂打,縱使兒子哭成淚人,也不停手。
這種場面,大家不知可有見過?當時,我已肯定,囝囝必視父親為世仇,長大後將第一時間遠走高飛。
遊戲機不是洪水猛獸,但不少嚴父視之為魔鬼。
(二)B佬為舊同事,70年代會考狀元,理所當然期望兒子也如是。早年開始盛行電子遊戲,個個男生無不著迷。B仔沒例外,日夜沉迷打機,弄得成績由甲級變乙丙級。就此,B佬視電子遊戲機為魔鬼,誓要殲滅之。方法不是向兒子解釋,而是「攬炒」,趁阿仔返學時,將整部遊戲機毀滅。
試想想,一個父親辣手毀滅兒子心中的最愛,會有乜後果?結果就是,兒子忍到獨立後,從此與父親老死不相往還,一刀兩斷。
體罰,不單難以達至教育效果,反之會種下兩代的仇恨。
以上兩個例子,我活生生見證,故此,一邊看《年少日記》,一邊有無盡的感慨。
【你點睇?】特朗普稱2月起或對從華徵收10%關稅,你認為中方應否作出強硬反制?►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