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24/06/2019

扎根香港15年 法資畫廊加速北闖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環球藝術拍賣市場蓬勃,近年本地藝術發展亦興旺,從事藝術相關產業機構,只要策略把握得宜,就能在市場分一杯羹。

 

  藝術數據統計機構Artprice發表的《2018年度全球藝術市場報告》稱,去年全球拍賣總成交額達155億美元(約1,211億港元),主要受惠於美國、英國及中國市場。香港、倫敦及紐約是國際3大拍賣中心,惟畫廊Opera Gallery總監符莎玲表示,三方並不存在競爭,而是互補,「香港不止是通往內地市場的道路,也是亞洲的中心。」

 

藝術在地化 數碼營銷是關鍵

 

Opera Gallery香港總監符莎玲稱,內地藝術市場的潛力非常大,畫廊將加快進軍當地,尋找更多客源。

 

  來自新加坡的符莎玲,2017年出任Opera Gallery香港總監一職。比較新加坡與香港兩地藝術發展時,她認為新加坡雖有很多美術館,但香港藝術氣息更成熟。「港人參觀外國美術館、畫廊,鑑賞水平愈來愈高,現時硬推作品是不可能的。」

 

  Opera Gallery集團由法國人Gilles Dyan自1994年於巴黎創立,目前遍布全球14大城市,包括紐約、倫敦、巴黎、蘇黎世等,已扎根香港15年。她表示,雖然香港一直被稱為文化沙漠,但近年藝術及展覽業發展蓬勃,吸引很多國際博覽會進駐,藝術文化亦逐漸融入生活。

 

  該畫廊一年舉辦約6個展覽,惟展館永遠留一層作黑房,擺放高級藝術品,使觀眾在漆黑中駐足思考。她表示,數碼營銷是一個推廣畫廊的重要渠道,「以前有新作品,會記錄在畫冊中再寄出去,但現時即時通訊軟件非常發達,買家可從電郵、Facebook、Instagram等獲得藝術品最新消息。」談及未來發展,她指Opera Gallery香港將積極進軍內地,包括到北京、上海參展,又開設微博、微信官方帳號作宣傳。

 

作家亦舒早期的小說封面圖畫,是來自法國畫家André Brasilier的作品,Opera Gallery最近舉辦該畫家展覽時,亦特意呈現有關畫作。

 

  跨國企業要打入不同市場,需講求在地化。早前Opera Gallery在大型藝術展覽會Art Central上,展出英國當代藝術家Joe Black的裝置藝術《牆城》,砌出高6米毛澤東畫像,極富政治意味。符莎玲稱,創作的根本是自由,相信香港能接受有關畫作,但打進內地市場時,會尊重當地文化,盡量避免出現矛盾,「正如在中東不會展出裸照一樣,做生意要在地化。」

 

畫廊穿針引線 增作品曝光率

 

  對畫廊而言,藝術家是重要資產。隨著網絡力量愈益強大,藝術家可透過社交媒體直接接觸外界,與買家之間不再有罅隙。「多方面推廣自己有助提高互動率,例如拍片介紹畫作,能拉近與支持者的距離。」

 

  不過,大多藝術家不諳商業營銷,難以維生。「做藝術必須堅持,可惜不少人會中途氣餒,畫廊正是要陪伴他們慢慢成長。」她指出,為提高年輕藝術家的曝光率,畫廊不斷穿針引線,帶他們參與國內外展覽,或舉行群展;爭取出席公開活動的機會,使作品走進商場及學校。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我要回應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