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6/2019
健康資訊App 拆解產品化學成分
經營幼稚園逾10年的游斌,一次發現學生排隊上廁所時「周身郁」,才知道該學生患有嚴重濕疹。這啟發他於2017年成立健康資訊平台「1Source」,讓消費者了解產品中的化學成分及潛在風險,未來更有意推出自家化妝護膚品。
健康資訊平台1Source創辦人游斌表示,了解日用品的化學成分,有助家長、長者、敏感患者等選購合適產品。
游斌自2006年從美國回流香港,現與妻子經營一間幼稚園,眼見不少學生備受濕疹困擾,學校曾舉辦講座向家長講解產品成分,以避開致敏原。
學校講座 教家長避開致敏原
他續指,現時經濟模式存在問題,使消費市場出現痛點。「大部分銷售額來自廣告效應,變相企業只要有資本,便可以吸引買家。但包裝上標籤『無添加』、『全天然』等術語,一般市民根本難以理解。」為了讓太太及子女選購對人體安全的產品,他開始研究「翻譯」艱深的化學成分。
平台參考歐盟、聯合國及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NIH)資料,向不同化學成分評分,愈低分代表愈安全。
初時成立公司,他花了整整一年蒐集醫學資訊,又聘請化學師、醫生等專業人士分析產品成分,終於在去年8月推出應用程式(App)1Source。用家可因應身體狀況選擇產品,系統亦設有安全評級,產品各成分會以1至10分作評分,愈低分數代表愈安全。「5分以下都建議選用,但8、9分須在指導下使用、10分則是被歐盟禁用,或屬於聯合國國際癌症研究組織第一類致癌物質的成分。」
營運至今,已投資約250萬元。用家中有76%為女性,年齡大多為18至34歲,主要以數碼營銷作推廣。「在香港,要在社交媒體吸引一個讚,平均成本要10元。但是,我們剛於過去一星期在Facebook賣廣告,5天內有約4,400次觀看,接近2,000個讚,成效不錯。」
雖然他從未在歐洲做過市場推廣,但逾9成用家竟來自歐洲。「可能當地人對健康概念較靈敏,香港人往往簡單將健康與運動、飲食掛鈎,欠缺全面。」而初創的最困難之處,莫過於招聘人才。「政府想業界升級轉型,總要有過程,香港原本很少編程課程,變相四周搶人才。」
為拓展收入,他正與本港一間化妝品工廠合作,研發自家產品系列,首推護膚品項目。同時,拍片介紹生產過程、成分等,以增加消費者信心。此外,有意引入電商服務及廣告,讓各類產品上架。「公司有錢賺後,會投放更多資源於網上推廣,提高品牌曝光率。」
指港欠監管 歐美保障消費者
在香港市面出售供私人使用的消費品,包括個人護理產品及化妝品,主要受《消費品安全條例》監管。惟單靠海關巡查零售商並不足夠,歐美等地早已規定個人護理用品須標示成分,進行嚴謹規管。游斌批評,香港對日用品欠缺監管,反觀歐美會制定適用於相關產品的安全標準,要求廠商負責任,以加強保障消費者。
Source: 香港經濟日報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