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0/2023
經濟愈好出生率愈低!連全球最幸福國民都唔想生兒育女?鼓勵生育措施如何才有效?
鄧淑明
鄧淑明
鄧淑明博士,榮譽勳章,太平紳士,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及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客席教授,香港土生土長培育的資訊科技界企業家。鄧博士於九十年代創辦 Esri中國(香港)有限公司,專門推廣地理資訊系統(GIS)軟件和提供相關解決方案。鄧博士也是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及榮譽主席。除了GIS本業,鄧博士對ICT行業、電子健康、環境保育、初創企業及智慧城市等經常提出建議,並積極參與多個政府及民間組織,致力促進香港科技及社會事務發展。
鄧博士的卓越成就和貢獻廣受認同,並獲多項榮譽,包括:香港大學2009年理學院傑出校友、2006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及香港美國商會2004年「最具影響力女性獎–年度傑出女青」及2001年香港十大傑出數碼青年等。
智慧城市5.0
聯合國界定人口替代水平(replacement level)是2.1%——即每名婦女平均生育2.1名子女,人口才會穩定。
縱使現時全球生育率在2.1%水平或以上的國家超過100個,但大多是經濟落後的發展中國家,有不少甚至戰亂頻仍,如生育率稱冠的西非內陸國家尼日爾(Niger),生育率為6.8%(2021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只有533美元(2022年),全球排行倒數第七。反之,人均GDP高的國家,雖然生活質素普遍理想,但市民卻對孕育子女的意願不高,即使是連續六年(2018至2023年)蟬聯《全球幸福報告》榜首的芬蘭也不例外,生育率未能擺脫富裕經濟體的宿命而持續向下。
細看芬蘭的情況,當地首都赫爾辛基每周工時在40小時以下,上班通勤在23分鐘以內;公眾假期外,工作滿一年以上每年可享有30天假期,條件優越,已連續多年在「工作與生活平衡城市指數」(Cities for Work-Life Balance Index)中,名列全球三甲。而該市有薪產假最長更可達320個工作天,全球最多;同時,伴侶也有18天的侍產假,已被認定為世界上最適合做母親的地方之一。
然而,該國包括赫爾辛基在內的新地(Uusimaa)地區,在過去10年生育率呈下降趨勢,由2013年的每名婦女生育1.579個嬰兒,跌至2022年的1.257,縱然2020年和2021年新冠疫情期間曾見反彈,但疫後即見回落。
低出生率可說是全球富裕地方的通病。對此,美國著名的政治學家英格爾哈特(Ronald Inglehart)曾指出,危機感(insecurity)才能促使人思考和重視生命的根本。在一個危機重重的世界,疾病或乾旱等災難可能在一夜之間摧毀兒童生命或莊稼,家庭往往是唯一的防禦手段。但隨著財富的累積,生活更穩定,人們的危機感逐漸消退,變得會為自己考慮更多。結果,眾多生活富庶地方的生育率持續下滑。
要提高年輕一代的生育意願牽動千絲萬縷的問題,多地雖積極尋找方案,但少見成效。如新加坡在過去40年推出多項鼓勵生育的措施,包括為合資格夫婦的輔助生育治療提供高達75%補貼,在2019年花費公帑2,000萬坡元(約1.1億港元)。其他還有育兒補貼、有薪產假、稅收減免、一次性現金獎勵以及補助提供彈性工作安排的公司等。但從結果來看,收效不大,當地生育率持續向下,在2022年是1.04%。
圖片來源:Unplash
而香港的出生率更屢見新低,跟南韓、帛琉並列榜尾,已成為全球最低出生率的地方之一。若要扭轉這趨勢,在制定措施鼓勵生育時,必須留意聯合國人口基金報告《2023年世界人口狀況》的提醒,以避免因人口增長的焦慮而引致的兩個問題:1. 分散我們對其他重大但可解決問題的注意力;2. 成為剝奪女性權利和身體自主權的借口。換言之,措施必須要以人為本,這才是智慧城市長遠可持續發展的大原則。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