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17
和太太月儲50%人工25年 50歲擁12個沒按揭物業
我們究竟可不可以像上幾期文章提到的Winnie般,肯在20多歲開始便放棄物欲,延遲享受,省吃儉用10多年,換來之後60年財務自由?
很多讀者留言說絕不可能,說我「離地」,說我「隨口噏」;亦有讀者說「真的很難做到」....
其中一讀者寫道:「10年儲950萬,我真心想講句,唔係人人做得到…一年要儲95萬喎,對唔住囉,我年薪先得10萬左右,基本生活開支都係要有囉唔該…即係窮人真係唔好諗退休」。
這是最合乎現實的心聲,卻不能說是完全不可能。Winnie和丈夫收入較高,丈夫在外資公司工作,有房津,故支出少了一截,但以年賺10萬的讀者,卻未必需要有950萬元才可退休。
多年前,我說可以靠股票投資作工具達致財務自由,也給很多朋友和讀者潑冷水。重要的是自己有沒有信心,而不是別人怎樣看。別人怎樣看,與自己能否做到財務自由,根本毫無幫助。
那麼再介紹一個更「離地」的例子,認識一位行家,他50歲便退休。現在全職去玩馬拉松,剛從東京跑完馬拉松回來,差不多每一至兩個月便去跑海外跑,樂此不疲。他讀大學時,已和當時的女朋友,之後的太太說好,不管將來收入多少,都會要將50%的工資儲下來。
不是說笑,是二人在大學拍拖時對將來的「共識」。當時,許多人都笑他們,既沒有多少同學會相信他們的「共識」,更沒有多少人會認為他們會「成功」。
他們的計劃是不管工資多少,總之夫婦二人都儲下50%。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假若他25歲大學畢業,第一年把人工一半儲起來,理論上第二年26歲便可以不用工作一年也夠錢使;若連續工作25年,每年也把人工一半存起來,理論上他50歲便可退休,再之後25年,至他75歲也可不用工作了。
當然,這是算盤,卻不如意。他的真正如意算盤是:如果能夠連續25年的工作,都把收入的50%儲起來,並投放在物業上,他相信在50歲,以後即使不工作,也可不用憂柴憂米50年至100歲。
於是,他不管樓價高低,若儲起的錢夠首期,便去買樓。他說儲的錢少、人工較低時,買的樓自然是偏遠一點、面積少一點。之後,工資高了、儲的錢多了、買樓目標自然會大一點,地點近市區、面積也大些。
他的大學同學升了職加了人工,便買寶馬、戴勞力士。他呢?如果他早已有心儀的物業時,會把加了工資全數存起,盡快儲夠首期。
他說他的兄弟姊妹、親戚朋友、同學教友都潑冷水,笑他不懂享受人生,只是一頭牛,一世人得個「做」字。
別人怎樣看,便由得他人怎樣看。他說:「我大學畢業每月人工$2000,之前我沒工作,只靠補習和Grant Loan也可過活。到了有$2000時,我花$1000已覺不錯,當然花$2000更好,但之前我從來沒賺過多少錢,究竟我應該花$1000?還是花$2000,又有多大的差別呢?」
剛大學畢業,工資不高時,要給父母家用、還Grant Loan、又要交稅,正如他所說「這是預料之中的」,所以他沒有任何怨言,只是努力工作,並且努力儲錢。但工資比他高的大學同學,給父母家用少、還Grant Loan和交稅時,卻怨言多多。
40歲時,他已經有8個物業,除了自住和送給父母和外母住的合共三個外,其他的都有按揭,但出租的租金均足以支付樓按,而且因多是早期買入,按揭額不高,餘下還有錢夠他們花費。當時,他們已經達到財務自由,惟他們仍然把50%的工資存起,加上租金收入,準備以全數現金買多幾個物業,不再做按揭。
50歲不到,他們把所有按揭都還清那一天,兩夫婦一起辭職。他們的物業清單已經增至12個,而且都是零按揭的。
當年笑他的朋友今天都十分羨慕他,可以在50歲便退休了,可以隨時去旅行,隨時去跑馬拉松,而且不用憂柴憂米。
當年大學畢業,他的工資也只是$2000。每人的財務自由的目標也不一樣,若月薪只有1萬元,理論上他一年收入12萬元,若有300萬元盈富基金(02800),年息約3.5厘,每年收息也有接近10萬元,便可足夠生活,達到財務自由了。若買的是年息有6厘的建行(00939),200萬便可以。
別人如何批評,我不會動搖自己的看法;既然我有朋友做過而又做到,況且能否做到財務自由是自己的事。只願大家各師各法,可以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