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2015
中產收入陷阱 賺得愈多 花得更多
為甚麼收入增加了,人還是無法改變財務狀況呢?當然啦,以前年年有人工加,心理上今天花錢買多了一部車,想著的是明年便有人工加,那供車的幾千元便不成問題了。即使我沒有以透支信用卡的方式過活,但也是差不多,先使未來錢,所以即使百萬年薪也是徒勞,因為自己會把它全消耗掉,賺得愈多,花得更多。
Bodo Schäfer被歐洲媒體稱為「理財之神」和「歐洲巴菲特」。他在30歲時已達致財務自由,靠財富衍生的利息過活。他說如果加薪的話,應把50%的加薪金額存入「省錢帳戶」作理財投資,25%存入「快樂帳戶」為將來玩樂之用,另外25%才支付日常開支,稍稍提高自己生活水準。如果我早多10年「認識」他便好了。
許多人尤其是中產人士,以自有學歷、有能力而不儲蓄,理由很多︰
1.以後可以賺到很多的錢,所以現在不需要儲蓄;
2.享受現在,儲蓄很難;
3.儲蓄不重要;
4.儲蓄沒好處(因為利息低,通貨膨脹等)。
我沒儲蓄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好像很瀟洒,卻其實十分愚蠢,沒有做好一個周全的理財計劃以保障家人。
他們的理由也一樣,似乎有點「道理」,可是卻不堪一擊。現實是這些中產人士︰
1.不可能透過收入致富,而是藉由儲蓄和投資致富;
2.任何人皆可以從儲蓄中得到快樂,而且儲蓄是輕而易舉的事;
3.儲蓄能讓你成為千萬富翁,你可以很容易的多了12%的錢,而通貨膨脹甚至幫了你。
人往往錯誤地希望等我收入夠多,一切便會改善。事實上,中產人士生活品質是和他收入同步提高的。你賺得愈多,需要愈多。
情況是︰不儲蓄的人,最後唯一能夠擁有的就是債務。
當我意識到自己要為退休作準備時,已經42歲,銀行的現金和股票加起來才只有約三個月的工資,而我只剩下18年作理財安排,作之後20-30年後生活用。(假設我最少有80歲,最長有90歲壽命計)
儲蓄是被動的理財,若單靠儲蓄,肯定退不了休;於是我定下每個月儲2-3萬元,並立刻買入基金,包括以人民幣和歐元結算的中國股票基金和歐洲股票基金。
要走上理財的第一步,說得輕鬆,卻是十分困難,因為這是改變一個人的心態,而不只是要求他改變他的行為。
每個月「儲蓄投資」了2萬元,對我這個中產生活有否影響?
本文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