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2018
多管齊下 搶險救急
「山竹」襲港距今已整整一周,但風災善後的維修工作仍進行得如火如荼。今次超強颱風的破壞力乃近年罕見,風災後遺症陸續浮現,香港有沒有需要積極考慮增援,以協助及早解除安全隱患,甚至生態災難?
本欄日前已指出,全港約1.5萬宗塌樹除會增加清理及堆填的工作量和難度之外,更直接造成市區行人的安全隱患,也會在郊野公園埋下日後特大山火的危機。
去年澳門受「天鴿」吹襲後,停水停電,猶如死城,澳門遂要求逾千名解放軍協助救災及善後工作,今時香港又有沒有這需要?經過整周的善後,港府應已可評估並充分掌握香港風災善後的資源、能力及效率,如有需要,可能真要尋求外援,包括解放軍駐港部隊。
有人認為,政府要求出動解放軍協助善後,是小題大做,割雞用上牛刀,而最重要的是,這無形中是表示了香港力有不逮,更開了讓中央介入香港事務的先例。
若港府能盡快妥善處理災後維修及清理等工作固然上上大吉,但單以清理塌樹為例,政府似乎在人手、器械、工程車輛的數量方面,都不見得可在短期內做得更好,若向解放軍駐港部隊求救,或可大大提高清理效率。
雖然軍隊在自然災害中,通常都負責搶險救急的工作,但塌樹要阻街幾個月,斷樹枝撑出了路面,而導致行人要走出馬路,狼狽避車,險也不險?乾燥季節將至,風高物燥,特大山火危機大增,又急也不急?因此,要求解放軍協助風災善後工作,其實不失為一個解決方案的選擇。
此外,風災後不少設施受損,包括逾300宗來自學校大大小小的損毀報告及附表中可以引發生態災難的破壞,政府又會否考慮批出短期工程合約,委聘維修工程公司,從境外聘請勞工來港?短期輸入外勞是建基於工程需求增多,本地工人短缺的情況而提出的辦法,這建議固然會惹來本地勞工團體反對,同時也會挑動部分政客的神經。
撇除一些政治考慮及莫名其妙的情意結,政府應積極考慮運用一些合法合理的方法,極速做好風災善後的工作,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讓市民盡快恢復日常生活,何況避免造成進一步的生態災難,搶修污水設施及喉管,已刻不容緩,政府必須三思。
轉載自: 晴報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