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2017
做好分類 源頭治污
農曆新年期間,香港額外製造了不少垃圾,如年花、送禮包裝紙和禮盒、利市封等,如何處理都值得關注。環境局擬於今年上半年向立法會提交垃圾徵費建議,無論是用者自付或寓禁於徵,其實都未必能有助源頭減廢,要更有效處理家居垃圾,還須從本地家居垃圾的本質入手根治。
所謂「垃圾徵費」其實是「都市固體廢物按量收費」。繼早前公布的家居電器廢物,包括電視機、雪櫃、電腦屏幕、打印機等,將徵收較高的處理費外,環境局又擬向一般家庭徵收1至2元的垃圾費,當局認為減廢率可以高達數成,並以膠袋徵費後減廢(膠袋)高達8、9成來印證寓禁於徵的成效,卻無視同期大量環保袋被丟棄到堆填區所造成的災難。
要徹底解決由固體廢物混合廚餘或食物殘渣的家居垃圾問題,就要從家居垃圾的成分著手,才可對症下藥。以下3個做法,政府可考慮:
一、全面禁用不可分解的膠袋(包括垃圾袋)、膠樽、包裝盒、發泡膠盒等。不同於外國的家居垃圾,多屬「包裝垃圾」,即食物,甚至用品,多是已包裝好而較易處理的垃圾,而本地的家居垃圾卻多是混和著廚餘或食物殘渣的膠袋、發泡膠盒等,令到分類回收更難處理。假如全面禁用不能分解的固體廢物,相信可有助紓緩堆填區的壓力。除一般家庭需要被徵收固體廢物費用外,政府也應向這類物料的製造商徵收廢物費。雖然成本會轉嫁消費者,但正因收費較高,就有助進一步從源頭減廢。
二、廚餘、食物殘渣等有機廢物透過發酵、堆肥,妥善處理。今時透過惜食堂等組織已有效減少廚餘,若可再進一步有效收集,無論是把過剩的新鮮食物「派街坊」或做好廚餘堆肥,製造肥料或餵魚等,都是出路。有人擔心,堆肥過程會產生異味,其實只要在堆填區劃成小片專區處理,加以管理,例如蓋好或密封,假以時日,堆肥就會見到成效。
三、重新考慮建焚化爐。生物降解,無論是使用可分解物料製造膠袋、膠盒等或堆肥,都需要時間,堆肥最少就歷時58日,若垃圾焚化,可能還不需要5.8小時!大家都知道焚化有害,但若審慎管理,這個最簡單便捷的古老方案,仍很值得考慮。
針對廢物有效處理,廢物分類、源頭減廢這些口號空喊了多年,除了膠袋似取得「成效」外,其他仍有待改善,既然香港沒有像台灣的慈濟會,暫不能有義工在回收膠樽方面作出貢獻,我們便要實事求是,解決廢物問題,否則,到垃圾圍城,悔之恨晚。
轉載自: 晴報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