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2/2016
推寧養 得善終
香港在應對人口老化的趨勢方面,有很多工作需要做,照顧長者、家居安老等社福政策及方案固然是一個方向,而醫療保健,甚至寧養善終,都是積極應對人口老化問題需要考慮的方向。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老齡社會研究報告》建議推行醫療券計劃,以資助45歲或以上患者管理好相關慢性疾病,這個簡明直接的方案,在今天香港資源充裕的情況下應盡快落實。不過,在老、病以外,開明社會也應該毫無忌諱地談寧養及善終的概念。
中國著名作家巴金(1904 - 2005),95歲時病重入院,治療期間,鼻子長期插着胃管,那是他「進食」的管道,每天分6次注入胃裏,而胃管至少兩個月就須換一次;每次換管,他都被嗆得滿臉通紅,又因長期插管,合不攏咀,他的下巴脫了臼,後來無奈被切開了氣管,靠呼吸機維生,年邁的巴金如此再多走了6年療程,直至去世。
巴金高齡勉強獲續命,有其社會及政治的考慮,但香港長者因為「醫生救命」職責或親屬的堅持,在臨終時無謂遭受一番折騰,甚至折磨,大家也時有所聞。今天內地已有些關注善終的民間組織或網站成立,如「臨終不插管」俱樂部、「尊嚴死」網站等,香港既然在照顧長者善終的身、心、靈經驗和實踐上都豐富而開明得多,是時候朝這方向更進一步。
去年《經濟學人》信息部(EIU)公布全球80個國家及地區的死亡質素指數,英、澳、紐位列三甲,港卻排名22,在台灣(6)、新加坡(12)、日本(14)及南韓(18)之後。「死亡質素指數」是根據當地的善終及醫療保健環境、人力資源、民眾對相關服務的負擔能力、服務質素、公眾參與等量度,即是病人(包括長者)在人生最後階段的生活質素。英國稱冠是因為醫生通常會採用「緩和治療」,它包括3項原則:一、認識死亡是正常過程;二、不加速但不延遲死亡;三、要解除臨終痛苦和不適。
本地有不少志願團體或非牟利組織在照顧長者人生最後階段方面都已有很大貢獻,但醫學界、公眾,甚至長者本身是否應就臨終醫療再思考和探討一下?傳統上對死亡的忌諱,的確窒礙了相關的理性討論。
就人口老化趨勢,從現實去看,政府好應爭取時間,多建長者療養和寧養的院舍,這不但是對長者的照顧更好,也是善用公共醫療資源。就像巴金人生最後的6年,就在成本較高的病床上度過;沙士期間,威爾斯醫院的8A病房及其鄰近病房,都有不少長者病人,這都只會加重了照顧更緊急病人的工作負擔。妥善照顧長者臨終安排,同樣可造福整個社會。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港鐵失倫敦伊利沙伯線專營權,你認為「國際化」遇挫的港鐵應否將重心轉移回本地?►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