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2/2016
民生實事 莫拖後腿
特首選戰準備開鑼,暫只有「1.5」人入閘。其實,無論誰人當選,都應以港人福祉為念,尤其是一些有利民生的實事,更應盡快推行,不要蹉跎於無謂的政治鬥爭中。
港怡醫院是位於港島黃竹坑的一間私家醫院,預計將於2017年首季啟用,讓市民可以有多一個選擇。
團結香港基金公布《老齡社會研究報告》,建議政府推出「慢性病醫療券」,資助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身體檢查或治療開支,應對人口老化的挑戰。這項原應是相關醫療部門,如衞生署的措施,竟要一個民間智庫提出!其實這種錢隨人走的構思簡單,有容許私人機構參與的彈性。建議中,醫療券每年財政開支雖逾8億元,但若長遠可降低公共醫療成本,讓有需要的市民得到更妥善的醫療照顧,提升公眾健康水平,這類對象為傷殘老弱的德政,在有充裕資源的大前提下,何樂而不為?只恐怕這類放在面前的民生大事,會像過去不少簡單直接的解決方案般,遭到幾番折騰。
以應對香港人口老化這問題為例,這趨勢衍生的社會問題,包括公共醫療的龐大需求,可能還比出生率及其衍生的問題更易預期。老、病是人生兩大必經階段,今時的青、壯、中年人一定會老,而老齡化社會又肯定會帶來公共醫療問題,不但可以預見,也一定要處理,若政府沒有資源,沒有財政能力,又或沒有想過解決方案,沒有政策,那就咎由自取,但今時有人提出對症下藥的政策,卻被人拖後腿,導致未能推行,似要走上決而不行的舊路。
軟件方面,自願醫保計劃一直只聞樓梯響,今時似又要拖到2018年。政府2008/09年度財政預算案原本已預留500億元儲備,支援醫療改革,醫保一拖再拖,從沒動用過;後來其中擬向醫管局撥100億元設基金,用回報推行公私營協作計劃;100億元用於自願醫保扣稅優惠及貸款建中大醫院,另100億則注資醫保高風險池,餘下200億元交回庫房作一般用途,包括公立醫院建造工程。
無論如何,既然自願醫保計劃已有數百億元計的財務支援,為何不加快進行?例如市民付$100,保額$300,只要列明保障範圍,一如保險業現行做法便可。市民就是不明白,政府與業界(尤其是作為服務提供者的保險公司)之間的談判,為何要拖拖拉拉。至於醫保補貼,只要不會變成恒常措施,即視乎政府財政能力而提供,參與今時保險業投保和承保的做法,大部分市民應會理解。
硬件方面,無論新建私營醫院或新建、擴建公立醫院、加病床,同樣未見加快進行,今時雖已有兩間私院分別啟用及動土,但本地醫療需求一直殷切,在患者病歷已可於醫療機構轉移、共用的今天,興建醫院或各部門採購醫療硬件儀器等仍龜速,就更不可接受。
大部分香港人只簡單希望,下任特首切實處理好像醫療服務這類民生事項便已足夠,至於政治手段,如拖後腿這類無益於民生福祉的伎倆,還是留待日後再上層樓時才再耍吧!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