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2010
從高鐵看特區政府的施政
高鐵項目於財委會經過曆史性、馬拉松式(20小時)的審議,終於在周末獲通過。回想回歸前,港英政府推出的基建項目,無論是70年代的地鐵或90年代的新機場,何嘗不是費用高昂、興建過程擾民?但當年皆迅速通過。相對下,高鐵充分反映政府的施政困局。從政府處理此事的手法,亦對特區的施政策略略見端倪。
由專業團隊主力向外解釋
一直以來,政府於所有公開會議,包括立法會運輸事務委員會、鐵路小組委員會及財委會等向公眾解釋高鐵項目,均由運輸局局長鄭汝樺牽頭,帶領旗下專業團隊(包括路政署署長韋志成及高鐵工程師和公關人員)為高鐵護航。尤其於公共專業聯盟提出錦上路方案後,鐵路小組安排多場會議,兩陣大拋投映片,致力解釋其方案。此專業團隊在過程中表現中規中矩,但政府高層在背後可有作出配合?
我相信政府在“背後”確曾下過工夫,例如密密拉票,並發動團體支持高鐵,亦舉行多場公聽會討論等。然而,高官就此事的公開發言,卻屈指可數。
財委會於2009年12月18日首次審議高鐵,但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是於今年1月7日,才於立法會內務會議上首次公開呼籲議員盡快通過高鐵;會議後,司長即遠赴拉斯維加斯出席國際消費電子展。香港正水深火熱,此時此刻,政務司司長是否有需要遠渡重洋出席可有可無的官式訪問?值得反思。據報載,唐司長有見香港軍情告急才提早返港,直至高鐵第三度上財委會前夕,仍未有再發言。
政府背後有何配合?
至於特首曾蔭權,也是於高鐵再度“難產”後、在1月10日出席公益活動時才呼籲立法會及早通過高鐵項目。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更是由始至終保持緘默──基建項目影響經濟事務,高鐵撥款無疑是財政司的工作范圍,但曾司長卻一言不發,或許因為他正埋首准備財政預算案,無法分神吧。
直至高鐵項目於1月15日再上財委會之前,前高官鐘逸傑及幾位行政會議成員(包括張炳良及夏佳裡)方公開發言撐高鐵,而行會召集人梁振英則相對低調。由此可見,曾班子的團隊精神薄弱,非到危急關頭也不願站出來表態支持政府。
近日聽到不少意見,指高鐵的症結是政府諮詢不足、解釋不詳盡。作為過來人,我亦理解政府面對的兩難:推動一項具爭議的項目,若一開始便高調推行,恐怕激起各方批評,官員舉步維艱。主責官員亦可能因失言而慘遭妖魔化,令議題有撕裂社會的危機。因此,政府欲到最後階段才發功,不難理解。然而,高鐵反映出香港回歸多年,特區高層依然欠缺團隊精神,曾班子無能力負起領導民意的責任,令旗下專業團隊的工作事倍功半。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