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9/2020
疫情房屋剛需不減,重推租置是時候
無殼青年上樓難,過去十年節節上升,平日慨歎樓市何時跌?新冠疫症來臨,難得一遇,不少準買家料想樓價大跌「執平貨」,卻沒有像沙士期間樓價崩潰。儘管樓價有波動,偶有劈價,但只要疫情緩和,樓市就活躍起來。隨著第三波疫情進入尾聲,有地產界人士預料,在低息環境持續及置業剛性需求下,一手將繼續受追捧,二手筍盤不愁承接。
疫情持續肆虐,本港股市反覆向下,除科技股外,不少大藍籌股票價格從高位下跌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反觀本港樓價依然堅挺,抗跌力強,說明了置業剛性需求巨大。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 距去年7月創歷史高位190.48點不遠,最新報176.59點,且大型屋苑領先指數比上周微升。可見,人們寄望港樓大平賣,仍緣木求魚。
無殼蝸牛在這次疫情中能否抓到黃金機會?還得憑自己經濟實力。香港樓價之高,只有很少數專業精英且享較高穩定收入人士如醫生、高端科技人才,才有寬裕條件置業。一般「打工仔」收入長期以來總追不上樓價升幅,形成港人對生活水平感到憂慮。
目前本港約有一半人口是公屋住戶,約十一萬個住戶已循「租者置其屋計劃」購入自住公屋。當居民擁有物業,民心安定,私樓樓價一旦上升,公屋業主也可享受升值的好處;當公屋業主一旦儲有積蓄,也可將升值後公屋沽售而轉購私樓,提升生活質素。由此,更多公屋居民自置物業,將對前景抱有希望,有助減少民情怨氣。
置業意味著生活上安穩,人們可以安居樂業。可是,政府於2002年宣布終止「租者置其屋計劃」,現有八十萬住戶尚未能受惠於該政策。近十年香港樓價狂升,有樓者享受資產增值,無樓者未能享受分享社會富裕的成果,導致貧富差距,怨聲載道。為此,政府應重新推出租置計劃,此外,對新落成的公屋讓住戶可租可買的選擇,令更多市民以較低廉價錢得以自置居所,以緩和港人對居住的擔憂,也提升政治穩定。
疫情之下,有人為感染病毒而擔憂,有人為失業而愁困,也有為安居而苦惱。港府在疫情、經濟逆境之際,除了著重防疫,提振經濟,也必須全方位關顧港人的民生需要。住屋問題是本港民情重中之重,港府應採取積極措施,讓市民自置居所,安定民心。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