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9/2013
適當的「介入」
「Bobby!Don't!」診所內,一位女士喝止她的兒子,不要碰那個量重器。兒子走到一些玩具旁,隨手拿起來,出力地敲打。
「Bobby!Don't!」這位女士大聲制止兒子製造噪音。兒子放低那玩具,無所事事的左摸摸、右碰碰。
叫Bobby的孩子搞了許多東西,他的媽媽發怒了,喝令他坐在她身邊,不讓他四處「搗亂」。
坐在媽媽身旁的Bobby,把雙腳用力往地上踏,像操兵一樣。媽媽忍不住了,用手拍打他的膝蓋。
表面上,Bobby是個頑皮孩子,他的媽媽做了應做的事,用盡方法去制止他四處搗亂。我以為Bobby的媽媽過分介入兒子生活,幾歲大的兒子對四周充滿好奇,他通過走路、觀察、觸摸探索世界。
父母過度介入子女生活,在東方人世界較常見,「介入」可以表現在孩子跑時跌倒了,父母立刻走上前扶起他,實際上你沒有讓他在生活中學習,每個跌倒了都可以自己爬起來,做父母的為何不可以等一會,讓孩子自己爬起來?萬一他真的受傷,爬不起來,你過去幫他也不遲吧!
「介入」也可以表現在吃飯時:孩子吃得慢,你忍不住餵他;孩子吃得少,你把飯餸夾到他的碟上;孩子的書包,你或菲傭替他收拾;孩子的房間、書籍,你或傭人替他打掃擺放;在不太寒冷的天氣,你要他穿上三、四件衫上學。
我們以為孩子未長大,不可照顧自己,卻原來是我們怕他們長大,於是事事參與,「落手落腳」替他們去做。我們過分「介入」孩子自行擔當的角色。
Bobby的媽媽也是過分「介入」,她既不與兒子一起參與探索過程,反而抑壓他的探索欲望。她應該知道診所的環境,坐在那裏等三十多分鐘至一小時很磨人。你自己可以讀八卦周刊,孩子呢?女兒小時候,我的方法是讓她帶一本笑話書,或一些小巧旅行棋讓我和她一起玩。適當的介入,讓孩子做回自己的角色,孩子才可健康成長,找到自己的角色。
【你點睇?】有學者倡60至65歲以下長者之2元乘車優惠,設每月補貼上限700元,你點睇?►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