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2014
樓上書屋風景
作為新鴻基屋苑的住客有一個好處,就是每個月可以第一時間看到《讀書好》這本雜誌。
最近幾期雜誌上,梁文道走訪了不同的獨立書店,通過與書店職員和老闆的對話,講述了這些書店自己的故事。這些獨立書店大多是具有香港特色的二樓書店。這些二樓書店,任憑風吹雨打時代變遷,在鬧市區的唐樓二層、三層甚至更高的樓上,見證一個又一個豪華商場拔地而起,一撥又一撥自由行來了又去,獨自守著熱鬧中的冷清,人群中的孤寂,頗有些紛繁亂世中受得清貧耐得孤獨的學者的清高氣質。
當然,像香港每天都在發生的故事一樣,清高的學者也難免為五斗米折腰,向殘酷的現實低頭 ——有些書店耐不住業主一而再再而三的加租而另找新址重開,而更多的則無奈倒閉結業,在這個「不是文盲就是知識份子」的時代,顯得尤為可惜。
我常去的銅鑼灣駱克道的樂文書店,「1998年開業,不只見證了樓下駱克道的變化,也經歷了書市的滄桑…樂文在這裏多年,當然不容易。畢竟銅鑼灣是旺區,自由行更帶動租金一直上升。但還好他們從98年至今只在同一條街上搬過三次,以一間書店來說算是少有。大概業主好人,加租升幅不多。」這家書店偏重台灣文學,是我淘台版書的好地方,自從第一次光顧這裏,也已經幾年時間了,每次踏進這間小小斗室,時間仿佛從來沒有流淌過,一樣的裝修,一樣的佈局,一樣的職員,甚至一樣的氣味,只有書籍的擺放偶作調整,其他仿佛從來也永遠不會變,或許是性格使然,我特別喜歡這種一成不變的老派氣氛,還有一以貫之的堅持做一件事做足一輩子的工匠氣質,或許還有人情味,大愛。
有趣的對比,是一街之隔的誠品。台灣過江龍,開在新建的豪華商場裏,上下足足三層,絕對大氣、漂亮、精緻和炫耀,除了賣書,還賣筆記本、文具甚至茶葉和肥皂,把台灣本店的強大的銷售能力原封不動的移植到商業氣氛更濃的香港,毫無水土不服的痕跡,反而無縫銜接了。不知為甚麼,我欣賞誠品,但不喜歡。欣賞,可以來買杯高糖高色素高添加劑的人工合成奶茶;欣賞,也可以肆無忌憚地拿幾本書賴在書店裏打書釘;欣賞,更可以無所事事地在等人或等電影的間隙隨便走走看看。但是喜歡,卻可以讓人沉下心來,在門關上的一霎隔絕門外無盡的繁鬧,靜靜的享受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此為結廬人境又無車馬喧囂的至高境界。
雖然如今網絡書店讓購買變得更容易,但我用上一陣子後發現,自己在網上對浩如煙海的新書的觸覺,遠沒有經驗豐富的書店職員來的靈敏,我仍然需要他們的指引和推薦,一家好的書店,能夠給讀者打開一面窗,給人豁然啟迪,這也是為甚麼要光顧書店的原因。
最欣賞的閱讀氛圍,要像《動物莊園》、《1984》的作者喬治奧威爾的文字所描述的那樣:「時間是星期天下午……你把雙腳擱到了長沙發上,鼻樑上戴好了眼鏡。烤牛肉和約克郡布丁,或者烤豬肉和蘋果調味汁,加上一杯結束美餐的深褐色濃茶,美滋滋地抽著煙鬥,身下是沙發軟軟的靠墊,爐火正旺……」為了一場閱讀,他鋪墊了這樣許多,而一場美妙的閱讀,將讓這一切都值得。
【你點睇?】以伊衝突升級,北韓派兵增援俄羅斯,你會否擔心世界發生大規模戰爭?►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