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4/2018
人人平等的福利主義 其實最不公平
近期的多件事情令筆者覺得,似乎有許多港人仍未全面了解「平等」與「公平」這兩個我們很重視的社會價值,釐清概念十分重要,因為一天搞不清楚這些原則,我們設計的政策亦會不清不楚,難以真正利民。
先看下面多個事例:(1)明明好消息滿瀉、大力扶貧及積極投資未來的財政預算案,演變成「730萬人的爭產案」;(2)在過去40、50年世界共同擁抱的貿易政策及法規,因美國總統覺得對其國民不公平,單方面搞進口貨物加徵關稅的亂象,甚至連IMF總裁拉加德也警告「行之有效的國際法律及責任系統正瀕臨崩潰」;(3)最近一期4,400伙新居屋收到14.5萬份申請,中籤率只有3%。既然單位以32倍超額申請沽清,顯示行之已久的市價7折定價不是「太貴」,那為甚麼多個議員倡議、而特首也表示願意考慮檢討定價機制呢?
多勞多得 理應多受惠
筆者認為,「平等」與「公平」的分別在於︰前者很簡單,人人一樣就是平等,例如全民派錢4,000元。後者則較複雜,例如一個人努力學習、進修、加班,他理應預期收入會比知識、技能、付出都不及自己的人高,這就是「多勞多得」的「公平」。當然,多勞多得的「多產」人們從制度中受益較多,理應對社會作出多點貢獻,如納稅。
所以,當政府從他/她們手中取得稅收,但在支付該年的公共開支後仍「用唔晒、有錢剩」,剩下的財政盈餘也應公平地「物歸原主」,退回納稅人。但今次的預算案中,有政客反問為甚麼納稅人「有錢收」,但數百萬沒納稅的人「無得收」,並大喊「不平等」搶佔道德高地;其實這是偷換概念,達到他們的政治目的。
理念上絕對重要而值得大讚的是,財政司司長宣布投資3,000億擴大醫療容量,加上上屆政府預留了的2,000億,政府已將1萬億財政儲備的一半投放於全港市民健康的最終保護者。當你有大病或意外入院的時候,公立醫院不會管你的家境情況,而絕對會一視同仁。在保障市民的生命和健康上,肯定人人平等!
強加平等 損原有制度
自2016美國大選後,專家們都分析特朗普意外當選美國總統,是因他爭取了許多被全球化經濟發展遺忘了的舊工業區選民支持。他成功說服這些選民,他們的飯碗是被來自亞洲或南美的平價入口不平等地搶去,選了他就會以徵收入口稅等手段,令流失的就業機會回歸美國。但事實上,許多美國工人從事的行業早已在價格上失去競爭力,長期被環球對手比下去;這些行業既沒有大幅減薪、政府又沒有幫助工人增值轉型、授之以漁,失業才是一個「公平」的結果。硬以民粹政治強迫入口貨值等如出口貨值,以達到貿易「平等」,放棄自由市場、多勞多得公平原則,必然遺禍更深。
筆者當然不是說市場機制完美無瑕。佔領最暢銷書榜首良久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用了不少篇幅指出全球化市場經濟的制度,正結構性地製造貧富懸殊。近年,西方發達國家仍不能透過經濟增長扭轉此問題,當人們已盡力工作,但生活仍沒改善時,對制度的認同當然會下降-尤其見到銀行家的花紅、擁有資產者的財富已回復甚至遠超2008年水平時,不平則鳴的怒火容易產生極端、激動的政策及領袖選擇︰英國脫歐(Brexit)、特朗普勝選、意大利五星運動黨等民粹主義崛起的例子,比比皆是。再者,縱然經濟正在復甦,社會不公的感覺卻不見改善,愈來愈多人選擇沒有資歷和經驗的政客做領袖、冒玉石俱焚的政策風險也不介意。
要防止本港走向因財富不均而導致的社會風險,我們應該更積極幫助落後於經濟發展的市民。而在醫、食(工作/飯碗)、住、行四個範疇中,正如申請居屋的創新紀錄顯示,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跟供應距離懸殊︰以未來5年每年供應4,700伙計,單是滿足今次申請的14.5萬就要31年!事實上,即使抽到居屋的「幸運兒」,因為補地價的要求,其實也無法分享私樓市場的升值。正因買居屋無法完全享受資產升值,過去20、30年,沒有很多人能在房屋階梯中,由居屋上移至私樓。例如,過去10年每年平均只有1,500個居屋戶完成補地價,佔總數25萬伙的0.6%!
轉變思維 助市民上流
所以,真正能享受經濟增長帶來的樓價升值的,如圖所示,只是35%擁有私樓的家庭!這比例在全球發達經濟體中低得可憐,換言之,其餘65%,即絕大多數的香港市民,從來分享不到經濟發展成果;而隨着樓價上升,「有樓」與「無樓」的差距更愈來愈大!我們窮近30年的努力才將孩子們的教育放在免費這同一起跑綫,而這「同等機會」的平等價值觀也植根於法律和社會制度,讓讀書好、努力工作的人可向上流動,公平地享有多勞多得的成果。加上香港擁有全球最高效的全民醫療系統,客觀而言,香港應已是個極平等的社會!但當這群最優秀市民,儲極也不夠首期,就連買居屋都要「爭崩頭」;而且,實際上極少人能賣出單位而「升級」到私樓!以事論事,香港根本沒置業楷梯可言!否則,隨經濟增長、人民富裕,應有愈來愈多人從公屋、居屋及私樓租戶走上私樓業主的一級。面對我們的「皇帝的新衣」,就是個已完全失敗,不單只幫不了港人上流,還不公平地迫數以百萬計的高薪有能者,因為父母沒私樓,面對做無殼蝸牛的命運!
另一死症是,就算房屋供應能夠達標,若我們仍繼續用已試過30年的分配制度,那麼「35%有」對「65%無」的懸殊不平等比例,只會延續下去!特區政府出發點絕對正確的「以置業為主導」房屋政策,單重新供應着手也不會有成果︰全港有250萬個家庭,每提升1個百分點的置業率,就是在每年的新樓供應之上,以普羅大眾可負擔的價錢,額外提供2.5萬個買私樓的機會(因為在現行補地價機制下,居屋業主幾乎不可能換至私樓)。
要真正做到「置業主導」,有可能嗎?要防止不公義的分配制度演變成社會不穩因素,要改變的,根本就不止是居屋的定價方法,其實還需要一個更大的思維轉變,把現存的公屋私有化,讓更多市民擁有自己的房屋!
轉載自: 晴報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