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2/2018
善用儲備 紓解民困 擴展投資
財政司司長將於周三(28日)發表本屆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政府向來強調要「應使則使」,筆者贊成之餘,亦相信這包括3個元素,就是運用公帑時要考慮︰(1)科學根據;(2)社會期望;(3)到底財政盈餘是周期性的曇花一現,還是結構性的趨勢?
所謂科學根據,是指一些可以數據為本,不會有爭議的公共理財原則。第一,富人的消費傾向(propensity)遠比窮人低,所以全民派錢對於本身不需幫助的人,他們可能儲起來或買個其實不太需要的新手機或旅遊去遠一點,大部分經濟活動都不在本地,對消費和就業的提振有限。相比直接支援有需要群體,他們的消費很大機會都會留在本地。
第二,運用公帑應分清開支和投資的分別,好像7年前,政府用380億元向每人派發6000元,可能為大家帶來幾星期開心;但當公立醫院病床「常滿」,急症室等候時間動輒達20小時,我們值得反思,若將足以重建瑪麗醫院4次的380億元用來建新醫院,肯定能為更多市民買來60年的安心,而不只是買短期掌聲。
第三,相比十年前全球金融危機,消費暴降,失業率上升,政府派錢當然有提振作用。不過,如今本港失業率已降至20年新低,整體經濟已不需刺激的時候,當然我們應該集中資源幫助那些即使有經濟增長也仍然落後的弱勢社群!
集中資源 幫助弱勢社群
至於社會期望,筆者相信公眾希望體現一個人性化、關愛、公義的社會。在全球經濟已全面回復增長時,港府絕對能同時兼顧社會及經濟提供根治問題的「遠水」與救援燃眉之「近火」。一提到「增加經常開支」,或會有人擔心香港的長遠財政狀況;但以事論事,過去9年(2008/09至2016/17),若計回各項派糖及注資不同「小金庫」(如房屋儲備金)的款項,政府真正錄得的財政盈餘高達9,100億元;政府原本預算期內9年總共錄得200億元的赤字-對,不是盈餘,是赤字!
換言之,總財政盈餘和預算誤差兩者都逾9,000億元,等於同期總開支近3成!給大家一個概念︰醫療佔政府經常開支16.7%,3成盈餘的意思是,我們大可以在過往9年把醫療經常開支翻一倍,都不會出現赤字,但可能今天的流感高峰壓力便沒那麼嚴峻!當盈餘不是1年而是9年,我們便應停止過去9年的錯誤,別再用「稅基狹窄」等理由限制開支。
羅兵咸永道(PwC)預測至2030年,世界最大經濟體中國的GDP(以購買力平價,PPP計)將比第二位的美國大65%!換言之,未來10年,7成以上的全球經濟增長,都會在背靠祖國,又位處高增長亞洲心臟地帶的香港周邊發生。
亦因此,可以肯定香港任何基建或軟件的投資都沒有大白象!港珠澳大橋、高鐵、新口岸、三跑等,正如當年的赤鱲角新機場、西鐵線等都有人指是大白象工程,到今天我們在談如何擴充容量應對供不應求。
香港的經濟和財政通過了近10年最嚴苛壓力測試,現在實是時候面對現實,拋開無謂的憂慮,針對土地房屋和醫療體系兩座大山,改變理財哲學,投資未來。
因為過去9年,我們的投資回報實在乏善可陳︰外滙基金總回報只有15%,跑輸同期35%的通脹,實質回報負20個百分點。以1萬億元的儲備推算,這等於輸掉2,000億元的購買力,足以興建20萬個公屋單位!同期家庭收入中位數增加了46%,但扣除通脹,每年實質增長只得1.2%。當中租住私樓的家庭和正儲錢買樓的年輕人和中產壓力更大︰私樓租金同期飛升65%,樓價更上升近1.8倍。
須知道,香港通脹有近一半源自住宅和商業租金。若我們9年前便著手造地,力控租金升幅和通脹,同樣46%的收入增加,面對10%(而非35%)的通脹,市民實質感受到的加薪幅度便有天淵之別。
誠然,今天的香港有很多方面都需要大量資源,隨著人口老化更可能倍增。我們起碼有3種策略應對︰
一、今天盡力儲蓄和節流,日後有需要時用儲備應付;二、把握市場上已出現的結構性機遇,加快發展經濟,長期增加政府收入;三、進行防患於未然的社會投資,讓今天增加的開支,免卻日後更大筆、更長遠的負擔。
人口老化 不可只靠節流
舉個例,若政府加強健康生活教育、增加社區設施,令長者保健得宜、體魄強壯,減低他們患病住院的頻率/時間,等於為政府節省緊急醫療(acute care)開支。因此,筆者贊成行會成員、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所倡議的地區康健中心,並建議應擴展至全港18區。現時伸手助人協會在竹園的老人之家便是好例子,讓一班有自顧能力的長者共住,鼓勵長者參與義工活動,助人自助。
第1種策略(只靠儲蓄節流)是最消極、最危險的。例如上屆政府成立的「未來基金」只是種虛假的安全感。因為驟眼看,庫房財富和社會問題似乎可相互抵銷,即使明明有錢卻「應使不使」!而且關鍵是,很多社會經濟問題都有時效性,蘇州過後無艇搭!例如近年不少基建,都因被司法覆核,耽誤建造時間而超支;又例如很多機遇一去不再復返。
隨著本港勞動力和土地完全就業及飽和,經濟早已達容量極限,受制樽頸。因此,任何「投到樽頸上」以增加軟件和硬件容量的投資,對香港而言都是穩賺不賠的投資,令700萬港人全民受惠。
2016年底通車的南港島線就是「投資在樽頸上」的好例子,新線將來往中區與南區的車程縮短近1小時,讓苦候鐵路多時的南區居民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或工作賺錢,都是實際利民的回報。除此之外,這個本來欠缺生氣的舊工業區,還因鐵路開通而全面活化,多了幾間五星酒店、工廈被活化成初創企業孵化器(如Gensis);又例如,鴨脷洲全海景地皮,以169億元成交!
大力投資 積極開拓基建
這一切都充分反映,因鐵路開通帶來的總增值,肯定比政府在該區的基建投資高數以十倍。珠玉在前,我們很應該加快開通南港島線西段,惠及華富、薄扶林一帶的居民。同樣道理,其他大型土地發展項目如「東大嶼都會」亦應盡快上馬。
又例如,政府應大手投資,擴充公營醫療體系容量。若相關投資可以縮短輪候時間,除避免生產力損失;令病人能更快就醫,減輕其痛楚,也減少在醫院交叉感染風險等公共衞生的價值,更加不計其數。
只要我們把握機遇,大力投資,經濟發展和增加社會支援絕對可並駕齊驅!筆者熱切期盼周三的預算案,可以正本清源地體現「理財新哲學」,既認定結構性的增長前景,同時負起持續發展社會經濟的責任,為香港最美好的黃金50年打下穩固基礎!
轉載自: 晴報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 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