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2015
深層次反思 重建身份認同
一年前我說過,我對佔中影響的看法最為樂觀。但有論者指出,香港社會有大量深層次矛盾,但提出香港有深層次矛盾的言論大多沒有獻上解藥。我想,要根治深層次矛盾,我們要作全民的深層次反思才作出選擇。
用粗言及暴力對待遊客,最終其實只是將自己的醜行公諸於世,令自己同樣蒙羞。
而佔中正好為港人提供時間,以客觀的角度體驗和分析,三思之後作深層次總結,也解開不少心結。這樣才可讓香港凝聚共識,快步踏上超倫敦趕紐約之路,開啟黃金五十年。
我明白年輕一代對香港有所不滿,又可能在政客唆擺下,產生了「疑中」的情緒,似乎香港所有問題都是中國刻意造成的。不過,我們教導孩子不要歧視他人,但近來社會卻充斥著挑撥仇恨的言論。例如,近日有大律師指內地人「一朝得志,語無倫次」,財大氣粗。我倒想建議年輕人問問父母,當年香港經濟起飛,他們到深圳掃貨、到上海、北京旅行時,又有否試過大搖大擺、招搖過市?這樣可能會幫大家明白,這是經濟高速增長發展的必經階段,大家可用平常心對待,而非抱著「只有某國的人才這樣」的心態。
偏見變相只是侮辱自己
大家也可以想想,當你人在異鄉迷路,滿臉徬徨時,有個陌生人主動幫忙,當你答謝時,他說「小意思,大家都是中國人嘛」時,你又會否怒目而視,急忙澄清你是香港人?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內地客的犯罪率應比港人還低,也遠低於其他旅客。
上述的例子,加上客觀數據,會否令你明白「一竹篙打一船人」的偏見,其實不但貶低他人,更在侮辱自己?
「香港人vs中國人」的身份爭論,和「上海人vs中國人」的討論一樣,其實十分「夾硬」、造作。每天打開報紙也會見到挖苦中國人的文章,直接間接問讀者的身份認同。間中甚至有問卷調查,直接問港人的取向。可能也是這些報道的潛移默化,為我們添上許多不明所以的心結。我素來覺得這類問卷奇怪:我是母親的兒子,同時也是我孩子的父親,兩樣都是事實,無分軒輊。若有人問,我覺得自己是兒子身份多些或父親身份認同多些,我真的不會回答。
佔中已過去一年,完全沒改變我的樂觀想法,因為港人已開始為未來作深層次反思。我盼望幾百年後,歷史會為佔中寫下的註腳,會是港人痛定思痛,終於打破思想上偏見,建立新時代的轉捩點。
講到底,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流著中華文化的血。無論你揮舞龍獅旗甚或已入籍他國,都無法否認這是值得大家欣賞的文化,亦沒其他文化可以取代。
從錯誤學習 望成功轉身
正如成功的公司和社會不會一步到位,成長過程往往要付上高昂學費。雖然learn from others'mistakes是最省時省力、最高效的方法,而香港卻偏偏用最昂貴的learning from erring,從錯誤中領悟到要做對的方法。
但若香港最終能「成功轉身」,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支援社會,換來萬眾一心,最終重越新加坡,趕過倫敦、紐約,成為最成功、最繁盛、最人性化的國際都會,完成這個大團圓結局的magic,我深信這今天看似昂貴的學費,最終只會是小費。
轉載自: 晴報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