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8/2015
不能呼吸的空氣再來,多一點思考
昨天(8月23日)日間陽光曝曬,光化學作用把空氣中的臭氧水平推高,大概是今天影響健康的主要空氣污染因素,多處環保署的「一般監測站」錄得200個單位以上,走在街道上,喉嚨很不舒服,空氣再一次不能呼吸。
8月8日來了一次不能呼吸的空氣,當天打了電話給媽媽,知會她不要出街,可惜做得太遲,她已經去了晨運,刺激了呼吸道的舊患,連續幾天咳嗽痰中有血絲,最後咳血失控要住進醫院,至今未能返家。真實案例證明空氣污染不只是概念上的「健康風險」,而是確實危害健康的東西,長者及弱勢群體如長期病患者尤其受到衝擊。
回到昨天的污染,(圖1)裏各個環保署一般監測站旁的紅色數字顯示今天錄得的最高一小時臭氧濃度數字,單位是「微克/立方米」,白色數字是8月8日的數字供參考用。
(圖1 ) 一般監測站日最高臭氣紀錄及等值線,黃色箭嘴顯示氣流方向
今天中西區、東涌、觀塘、深水埗、葵涌和元朗的臭氣濃度,都比8月8日高,其中東涌和中西區最高,達260單位,吸到喉嚨裏真的很難受啊。
今天的背景氣流是北風(8月8日西北偏北),隨著太陽曝曬和整片新界陸地升溫,下午海風形成,西部的氣象站如赤鱲角轉吹西風(見圖2),尖沙嘴天星小輪碼頭也有同樣情況。
(圖2) 8月23日赤鱲角風向和風速時間序列(來源:香港天文台》
由珠江口南下的氣流以及內含的空氣污染物,下午隨著西風轉入屯門與大嶼山之間的水域,加上大嶼山山脈的屏障阻擋作用,這股氣流在大嶼山東北角流到青衣一帶,再往前走,部份南下出海,部份聚在九龍和香港島兩邊的山脈中,形成一個高污染地區。
有了以上的氣象理解,我們可以在環保署一般監測站臭氧數據的基礎上,繪畫臭氧濃度的分布圖(圖1),勾勒出一條「污染直送通道」,由珠江口到東涌到中西區,形成的原因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上游的區域性污染、大嶼山屏障、海風、香港島屏障,當然東涌和中西區的高污染水平,其實不可全怪內地,本地的因素,如赤鱲角機場的飛機排放和市區的汽車排放等,有一定的影響。
為了長者和弱勢群體的健康,香港和整個華南區域,必須大力合作從源頭減少空氣污染,至於香港境內個別重災區,如東涌、中西區,更要想方設法減少污染物如二氧化氮(與臭氧形成有關)的排放,這就牽涉到第三條跑道的興廢和市區汽車流量控制等城市建設的根本性問題。
一天的空氣污染,有長遠的城市思考。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