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2014
「少年股神」怎樣培養出來的?
在金融界「當權」的世界,認錢不認人早已成為主流,鼓吹不用認親爸的清崎,其「富爸爸」系列使他大賺特賺,他也研發了遊戲供小孩子們學習投資基本功,批評者指他連小孩子的錢都不放過,但那怕道德家們喜歡批判,卻很少人說學習巴菲特是壞事,巴菲特的投資史賺錢經便是從少年開始,終於成為當代股神及全世界最富有及最樂於做善事的人之一。
近日,在廣州傳出有一名9歲的男孩已成為資深股民,他的爸爸在網上大談育兒經,要培養兒子成為傑出投資者,內地傳媒記者親自進行家訪,發現小孩對於股市確實頗有研究。
據其父親介紹,他本人是「早教」的推崇者,認為從少便要培育小孩,他兒子兩歲多便認識2000多個中文字,5歲起便學炒股,情人節還讓他到街頭賣花;此外,還帶些書本回學校賣給同學,父親謂這一切都是為了培養兒子的「財商」,炒股可以認識不同的企業,而股價漲跌的背後牽涉到很多新聞,有助兒子認識社會云云。
記者說,小孩較同齡的其他小朋友顯得早熟。小孩稱,他在5歲開始見到父親常炒股,所以也跟著學,也就是說他有4年「股齡」了。不過,至今仍只是紙上談兵,做一些模擬買賣,至於他的爸爸,則已有20多年「股齡」。據記者引述父親稱,他家並不富裕,母親在商場上班。
記者見小孩對著電腦看圖表,記事薄有密密麻麻的行情紀錄。據說,他現時每天只花半小時看股市,便可以總結出一些心得來,他主要紀錄各個板塊每天的強勢股,指出它們是「領頭羊」,現時他認識的股票接近300隻。
「你看這隻股票,從49元升到109元的高位,之後會掉下來一點,明天可能會跌。」
「這是家藥企,前段禽流感,疫苗研發的利好消息讓它的股價漲了一些」
記者謂小孩很專業似的,令他們大開眼界,談起將來的理想,小孩衝口而出,「我的理想是做個有錢人。」當被問到有了錢會怎樣花時,小孩答道,「會去購物,繼續買股票,也可以捐錢給山區的小朋友」。
該篇文章述而不評,記者只介紹他們所見所聞,沒有加上任何評價,留待讀者們自行判斷。
投資基本道理:量入為出與保本增值
我想,若果真的只是每天花半小時「學炒股」,也不會浪費正常的學習時間,至於小孩課餘時做點小買賣,在發展中國家也不是奇怪的事情,而他的父親也解釋不是為了讓小孩去賺錢,而是為了鍛鍊兒子。
這位爸爸應該是希望兒子好像巴菲特般從少便培養「財商」,以便將來成為一位出色的投資者。不過,記者只提到這位爸爸常炒股票和上網吹自己如何教兒子,看來,他是位職業投資者,但若果炒了20多年股票家境仍不見得有改善,則也不是成功的投資者或炒家了;或者,他把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吧。
金融市場的傳奇人物,通常都是年少時便懂得賺錢,其後善於投資,少年巴菲特曾當拾球童,少年羅傑斯曾在球場賣花生,別的小孩賣一般的花生,但他卻把花生烘熱才賣,特別受歡迎。
不過,我們從來未聽過大師們年幼時便看走勢圖,或者幾10年前還沒有電腦,不能與現時相比,而看來,廣州小孩既學習圖表走勢,也開始學一些基本分析,也算全面,我想,少年學炒股也不是壞事,只要不影響功課便成了,最重要還是正常的課堂學習。
羅傑斯老師中學畢業考獲耶魯大學獎學金,從鄉村地方進入名牌大學,畢業後又獲獎學金到英國牛津大學深造,他一直是半工讀,早就學懂理財之道,回美國工作後開始接觸股票。獲索羅斯賞識,他20多歲便成為量子基金創辦人之一,10年後獲利數千倍成為千萬美元富翁提早「退休」。
我並不贊成小孩太早便學股票,但家長可助孩子們學習理財,要明白量入為出的道理,有餘錢要儲蓄,也可開個外幣或人民幣儲蓄戶口,使他們明白保本增值,和他們一起炒股就不如一起集郵,從中也可增長知識。
我鼓勵大學生學習和參與股票買賣,或者至少是模擬的股票投資比賽。但先要學習價值值資法,研讀格雷厄姆、巴菲特和羅傑斯的著作,明白投資之道,認識到由於金融市場沒效率,我們才可以賺錢,從而改善生活也幫助弱勢者。學投資只是課餘活動,要拿下成績優異的學位,多研究與本科有關的中外巨企的成功秘訣,必有助日後的投資成績和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你點睇?】《施政報告》提出醫療改革,盧寵茂表示日後普通科門診擬只接受弱勢群體,你是否支持?►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