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2018
共享單車泡沫爆破?
共享單車猶如雨後春筍般,在短短一年間香港便有7間經營共享單車業務的公司,有媒體統計現時香港至少有3萬輛共享單車。可惜熱潮來得快也去得快,最近,首家在香港引入共享單車服務的Gobee.bike在經營不足年半後便宣布結業離場,所有單車將由系統上鎖,無法再使用,用戶可於一個月內申請退還按金,涉及的按金金額估計達2000萬元,而充值餘額將不獲發還,令用戶深感無奈。
Gobee.bike突然宣布結業離場,但卻不退回充值餘額,令用戶深感無奈。
Gobee.bike結業只是業界冰山一角
據Gobee.bike行政總裁Raphael Cohen表示,香港的市場小,但共享單車公司愈來愈多,加上面對龐大的維修開支,公司無法賺取盈利,自去年10月一直未找到投資者,無奈選擇結束業務。
事實上,共享單車不只是在香港陷入經營困難,Gobee.bike曾嘗試進軍歐洲市場,惟由於近60%單車遭破壞或盜竊,公司無法承受維修成本,在今年初陸續撤出法國、意大利和比利時,黯然離場。在澳洲,部分的共享單車企業亦面臨相同問題,大量單車湧入市場,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並引申違泊和胡亂棄置等問題。中國最大共享單車企業ofo、當地共享單車品牌Reddy Go和新加坡公司oBikes在當地都無法持久經營下去,陸續撤離了澳洲市場。
現時,內地多個城市也開始禁止投放新的共享單車,更有約20多間共享單車公司已經倒閉或停止營運,甚至有申請破產,據新華社統計,事件已經造成用戶押金損失超過10多億人民幣。而資訊(IDC)中國分析師預測,能在2018年繼續存活在市場上的共享單車企業,恐怕不到10間。
香港人多路窄 難消化成千上萬共享單車進駐
共享單車的日常運營需要投入大量財力和人力,包括定期檢查和維修損壞單車,以及將單車重新搬運至合適位置等,共享單車的損耗成本也非常高昂。共享單車能收回的盈利根本無法平衡龐大的經營成本,營運者只能依靠搶佔有限的市場份額,盡量擴大用戶數量來生存下去。
香港公共交通網絡發達,在政府以鐵路為骨幹,其他交通工具,包括巴士和小巴等擔當輔助角色,提供點對點的交通服務的政策框架下,踩單車更多被視作一個休閒娛樂活動,而非我們日常通勤會使用的交通工具。
加上香港面臨土地不足的問題,我們缺乏位置便利的單車停泊處,行人道路也較為狹窄,根本無法消化成千上萬的共享單車進駐區內。現實上,香港市區大部分道路都沒有特別設置單車線,單車人士需要與疾駛的汽車「玩命」去共用狹窄的道路,導致人車爭路,構成安全隱患,政府不大鼓勵市民在市區以單車作為代步工具。
設發牌制度免同類事件發生
我們常說要支持新興共享經濟,而所有新經濟產物在發展過程中都可能會遇到不同問題和困難。政府既要給予支持,也要平衡市民的需要。因此,政府首先要有前瞻性地研究和制定適切的規管或發牌制度,去確保這些新興產物不會為社會和市民帶來負面影響。
除此之外,Gobee.bike的突然離場亦引起社會對消費者權益保障的關注。政府需要檢討現有制度能否有效保障消費者,同時,提醒消費者有關網上租賃合約可能存在的陷阱,並考慮是否有需要訂立法例規管這類型合約制度,避免日後再有同類型事件發生。
【你點睇?】上海有女子赴瑞士接受安樂死,引網民熱議。你是否支持安樂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