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6/2018
安老工作任重道遠
香港人口持續高齡化,對安老服務的需求只會愈加殷切。根據政府最新的人口推算,人口老化的速度會在未來20年顯著加快,到2041年長者數目將佔全港人口三成,勢必為香港的安老和護理服務帶來挑戰。截至今年5月31日,長者住宿照顧服務的人士超過38000人,其中,更有逾6000名長者在輪候途中離世,反映本地安老院舍宿位嚴重不足。有鑑於本地護理安老院舍服務供不應求,香港的生活水準偏高,而內地生活條件卻大大改善,有不少人建議政府應推動跨境安老,讓更多長者能移居內地退休安老。
不應將安老責任假手於人
隨著科技突飛猛進,人與人之間距離大大縮減,的確為跨境安老提供了更便捷的溝通和交流管道。然而,對於一些家庭來說,來回中港仍需長途跋涉、舟車勞頓,不便於經常探訪和照顧年邁的父母親們。政府過往也一直強調社區照顧作為安老服務的基本原則,讓老人家能在熟悉的環境中安享晚年。對於留在內地生活的長者來說,他們也會惦掛香港親人,要長者搬離熟悉的社區,在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難免會讓他們感到孤單和不適應,我們談論的不單單是地理上的距離,還有心靈上的距離。
當然,我認為政府應該為已在內地短期居留或定居、以及選擇前往內地安老的香港長者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支援,改善跨境安老的計劃及配套措施,提供完善的醫療保障,讓長者有多一個退休選擇。但同時,政府不應將安老責任假手於人,我們應該先想辦法做好本港的安老服務。
可仿效日本設安老服務職訓 解青黃不接
現在政府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其對整體安老政策承擔不足,投放於長期護理服務的開支,只佔GDP約0.3%。香港政府庫房水浸,有能力亦有必要慷慨解囊,提供適切資助給安老院舍,改善員工比例和待遇,進一步提升安老院舍的服務水準。政府亦可考慮採取不同措施,鼓勵投資者在香港興建更多高質素的安老院舍,並鼓勵更多具備相關經驗的私營機構和慈善團體參與「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為有需要長者提供價格合理及高質素的服務。
另外,由於勞動人口萎縮,安老服務在人手方面亦面臨嚴峻的挑戰,為了長者能夠享有更適切和足夠的照顧服務,政府應全面檢討及修訂《安老院舍實務守則》及《安老院條例》,明確訂立有關服務標準和照顧人手比例,增撥資源培訓及增聘相關專業人員。政府也可考慮研究設立一個國際化、有專業認受性的安老服務專業架構,透過專業的晉升階梯增加工作人員向上流動的機會,並仿效日本設立安老服務職業訓練學校,成立具認受性的培訓中心,並因應不同的照顧及護理工作制定適切的人手編制和專業要求,吸引更多本地年輕人、婦女和少數族裔人士入行,釋放本地勞動力,解決安老護理界青黃不接的問題。
照顧者支援工作必不可少
除此之外,鑑於現時院舍服務嚴重不足,不少長者都需要獨力照顧長期病患配偶,對他們身心都容易造成較大的壓力,加上政府缺乏對照顧者的社區支援,除了在2014年透過「關愛基金」,推出「為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試驗計劃」外,便沒有其他針對性措施和計劃,受惠家庭及人數有限。政府應加強對獨居長者及照顧者的支援工作,包括考慮訂定照顧者津貼、提高與父母長期同住或供養父母的免稅額,以及增設社區暫託服務和綜合家居照顧服務等,減輕照顧者的心理和生活壓力。
因此,我希望政府優先將資源投放在本地的安老服務,全面改善香港安老服務設施規劃,同時提供更多便利長者返回內地安老的措施,包括研究將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的安排擴展至內地其他省份、取消現時在公共福利金計劃下各項福利的離境限制、為傷殘津貼推出福利跨境可攜性安排和與內地合作開辦醫院,給長者多一個選擇,讓香港的長者們都能老有所屬、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與拍賣官看藝術】東南亞藝術市場是下一個熱點?一探各地獨特及吸引之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