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2013
重揭傷痛救別人
離開舊工作單位這麼多年,最難忘記的是李伯的背影。當年他是個快將70歲的退休軍官,高個子北方人身型,腰板亦是那麼挺直,言談間仍有那股英雄氣概。每次來面談時,總帶著那種憂怨,每次看見他獨行時,總是帶著那份孤寂。
認識李伯時,他的兒子已離世年多,但是他的歉疚並沒有消退。李伯有兩子一女,小李是小兒子。小李在21歲,大學3年級時自殺身亡,遺書只有6個字:「對不起,撐不住!」
這又是一宗「沒有先兆」的自殺事件。小李是個沉默寡言的高材生,死因硏究推斷是學業壓力,是因為他對自己的表現有很高的要求,所以給自己太多無形的壓力。
李伯心裏有各種各樣的問號:是否因為我們望子成龍,給他莫名的壓力?是否因為我們經常把他與哥哥姊姊比較,令他失去自信?是否因為我們不常常與他談話而令他把心事藏在心底?是否因為我那強硬的性格,令他害怕面對失敗,或令我失望?是否因為他媽媽整天囉唆,令他感到厭煩?
李伯每天要面對的,不單是喪子之痛,而是一連串的自責。他常說:「要是他死於疾病,我只會怨天;要是他死於意外,我可以怪責他人;但是,他死在自己的手裏,難道我要怪他嗎?作為父母,我們希望子女健康快樂,他如斯不快,我怎能不付上責任?」
很多人都勸解李伯無需自責,但他不愛聽,他曾向我剖白說:「若我不自責,我擔心我會淡忘他,會忘記他。若我不經常反問自己,我也許會忘記要好好的與大兒子和女兒多溝通,要調節對他們的無形影響和壓力。」
李伯接受了一個挑戰,就是作我們的精神健康教育大使,向年青人講述年青人自殺對他人的影響。每次當他談到求死者以為一死了事,自己不再需要面對痛苦和壓力,而事實上,這只不過變成了把痛苦和壓力轉介到親人時,聽眾都深深體會到他那不能磨滅的傷痛!
我離職前曾問他:「每次都要重揭你的傷痛,為甚麼你還繼續作大使呢?」 他說:「我救不到自己的兒子,但我希望救到人家的子女。既然我的傷痛是永遠不會消退,那我也希望我的傷痛都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兒子的逝去也可以給他人一點警醒罷!」
離職7年了,李伯,你仍安好嗎?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