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2/2013
舒困無方,滅貧無策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發表2013至2014年的財政預算案,但市民記憶猶新,前年他在財政預算案曾宣布注資六千元於強積金戶口,引起各界反對,結果其後改為「開庫」派錢,向全港十八歲或以上永久性居民每人派六千元。本來政府一旦有了盈餘,應為有需要人士舒困,而不是貴賤貧富不分,甚至早已移民外國的香港居民,也居然可以獲得政府派錢,足以說明這樣的財政政策,完全不動腦筋。
今次的財政預算案,各方矚目。上年度政府曾預計今年會有財赤34億元,結果計算下來,竟有多達649億元的盈餘,財政儲備為7340億元。如何運用這麼多的盈餘,財政司司長今次似乎學乖了,不再是不分青紅皂白地亂派錢,他宣布330億元的舒困措施,表面上也惠及各個階層,長者、家庭、學生和企業,都有受惠。
譬如,向領取綜援、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及傷殘津貼的人士發放多一個月的額外津貼,等於給他們出「雙糧」。又譬如,向每個電力住宅用戶戶口提供1,800元電費補貼﹔代繳兩個月公屋租金﹔提高子女免稅額、寬減薪俸及個人入息稅、寬減全年差餉和提高個人進修開支等,不能不說令受益者額手稱慶,但畢竟僅是微觀上幫助市民大眾應付當前的生活壓力,反而許多深層次的問題,特別是貧富懸殊的現象,財政司司長似是視若無睹,可說是舒困無方。
財政司司長的舒困措施,也許令他最引以為榮的,是提出向關愛基金再注資150億元,推出新的扶貧項目,協助「N無人士」(這是香港詞語,是對個別基層人士的形容,他們多為收入低微,由於不同原因而未能享用各種社會福利)。但香港的「貧窮」,不是收入低微那麼簡單,雖說如今本港貧窮人口多達120萬,但香港也很難餓死人。香港的「貧窮」,是結構性的,源於社會上存有不公義,雖然社會日趨富裕,財政年年有盈餘,但資源分配失衡,貧富的差距不斷擴大。
可見扶貧概念不應止於小恩小惠,欠缺長遠承擔。扶貧只是一個起步,最終目標是滅貧。滅貧的一個重要策略,是重視教育。當前,香港勞動人口的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與經濟轉型所需的產業結構調整,存在著矛盾,這是香港經濟轉型所面臨的嚴重問題之一。一方面,產業結構必須向高科技高增值轉型,意味著就業人口要具備高等教育程度﹔另一方面,香港15歲及以上人口,有48%僅具中三或以下教育程度。
可是觀乎今次的財政預算案,撥給教育局的預算少於去年,更沒落實15年免費教育以及增加大學資助學額等,足以說明財政司司長是滅貧無策,其財政預算案缺乏前瞻性,理念上只是扶貧而不滅貧,「今日有貧今日扶,明日貧來明日憂」,難怪最有效滅貧的教育部分,偏偏交了白卷。
新的預算案基本上是了無新意,因循守舊,雖說不是人人派錢,卻是巧立名目地變相派錢,表面上林林總總,目不暇給,但多屬一次性的措施,無助於解決香港結構性的貧窮問題,迴避提出長遠措施,更試圖將滅貧責任推給商界和社會,難以讓低下階層重拾信心。
【你點睇?】《施政報告》提出醫療改革,盧寵茂表示日後普通科門診擬只接受弱勢群體,你是否支持?►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