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2018
A股國際化下的港股
上周四(5月31日)收市後,筆者接受上海證券報的專訪,討論A股國際化下,港股未來的前景該如何?環球資金是有限的,進入A股的資金量多了,留在港股、無論是H股或紅籌的資金亦會有攤薄的情況,港股的獨家中國國際概念亦將一步步淡化。
在6月1日,226家A股初步以2.5%的佔比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按筆者所了解,主要追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被動基金早已完成建倉。
在筆者眼中,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是中國資本市場不斷推進開放的一個重要節點;是全球投資者認可並信任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個標誌;是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穩健發展的一個證明;亦是中國資本市場持續推進開放、不斷加深與全球互聯互通的一個縮影。
的確,在過往一段長時間,中國資本市場循序漸進,有條不紊,開放的大門只會愈開愈大。從外資參股證券及基金公司的規則設立、QFII管理暫行辦法的實施和細則的發布,到滬港通深港通的開通、允許外資控股證券及基金公司、醞釀「滬倫通」……每一項重大制度創新和改革,都是A股開放進程上的重要里程碑,也賦予了後續改革以足夠的想像空間。
A股市場向境外投資者的開放過程,實質上是內地投資者與海外投資者、散戶與機構投資者理念碰撞的過程。在最早期,QFII的初階,A股市場依然是散戶投資者佔多數,但海外投資者逐步帶來新的投資理念,對整體市場起到引領作用,最終推動了A股市場投資理念的漸變。
與「引進來」相對應的是「走出去」。在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的情況下,一項有條件、有限度開放境內機構境外證券投資的過渡性制度安排--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為境內金融機構出海投資打開大門,實現了資本市場在一定程度上的雙向開放。到了2014年,滬港通的啟動,雙向交易再向前走了一大步。對於海外投資者而言,滬深港通提供了一種更加彈性的投資A股方式。而A股能夠被納入MSCI說明了海外投資者對A股不斷開放的進程的認可,這種認可實質上也是中國經濟實力和企業實力的一種綜合體現。
其後深港通的啟動,一系列互聯互通不斷深化廣化細化,A股開放力度的加大或將從互聯互通的進一步擴容開始。A股開放的道路肯定會愈走愈寬。隨著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A股最終有望完全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屆時中資股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有可能上升至超過40%的比例,這也將是中國資本市場應有的地位。
【你點睇?】《施政報告》提出醫療改革,盧寵茂表示日後普通科門診擬只接受弱勢群體,你是否支持?►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