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2016
中央「去産能」 地方「陽奉陰違」?
G20杭州峰會中,中國的「去産能」成爲各國焦點之一,據稱不少國家均希望中國能加快去産能。不過,早前傳出內地地方政府去産能不積極,更驚動中央政府。從數據來看,煤炭鋼鐵的去産能情况並無理想。截至今年7月底,全國累計退出煤炭産能9500多萬噸,完成全年任務的38%,累計退出鋼鐵産能2100多萬噸,完成全年任務量的47%。
去産能進展緩慢,原因複雜,既涉及員工安置、資産處置、債權債務等難題。此外,部分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畏懼艱難,更擔憂去産能會影響經濟發展。
近期煤炭、鋼鐵價格反彈,相關企業的效益好轉,不少被關的企業竟然重新生産,另有不少在猶豫的企業决定不關閉,直接影響政府的去産能計劃。
按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要求,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專項督查工作的督查方案於上周印發,10個督查組將重點督查去産能有關政策的貫徹落實情况、任務分解和進度落實情况、産能實際退出情况、獎補資金籌措使用情况、職工安置情况等多方面。
國家發改委8月初發布的《關於煤炭去産能和專項執法行動開展情况的通報》稱,目前內蒙古、福建、廣西、寧夏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煤炭去産能工作剛剛啓動,還沒有實現實質性産能退出。而江西、四川、雲南完成比例更不到10%。
自今年初開始,鋼鐵行業突然回春,內地鋼鐵價格自去年12月開始反彈,改善了鋼鐵企業的經營狀况,不少暫停的産能重啓。若價格持續攀升,鋼鐵業有可能全面復産。
隨著煤炭鋼鐵價格上升,地方政府去産能步伐大幅减慢,更希望其他地方加快削减産能淘汰企業,讓自己享受去産能帶來的好處。不過,國家發改委明確表示去産能的力度不會因爲價格上漲而减弱。
參考內地報告,去年內地粗鋼産量8.03億噸,産能利用率只有約七成,近三成産能是閑置的。有些企業的資金鏈已斷裂,仍然無法退下來,主要是部分虧損企業銀行不讓其破産,部分虧損企業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也不讓其破産,這不單是經濟問題,更成爲社會問題。
概括而論,去産能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地方保護色彩濃,因企業爲當地納稅大戶,一旦出現虧損,地方政府會透過信貸、財政、稅收等多方面支撑企業活下來;
二、地方政府無法處置呆帳及滯賬的問題,導致處於競爭劣勢的鋼鐵企業無法退出;
三、企業職工安置困難,涉及內地社保體制問題,企業的退出意味著職工無法生存,爲避免問題惡化,企業不願退出市場。
早前,內地有出租車應用程式進行統計,發現有超過八成去産能行業員工兼職開出租車。報告稱,在去産能行業的全職司機中,有近八成的司機原收入在人民幣2000至6000元左右。成爲全職司機後,原月收入爲人民幣2000至4000元的去産能員工,平均收入可提高54%,最高更達120%。原月收入爲人民幣4000至5000元的去産能司機,平均收入可提高一成左右。
表面上看似吸引,但是出租車應用程式是無法全面吸收內地去産能的員工,故此,單靠市場化調節來去産能是不行的,國家及地方政府必須儘快建立全方位的體系,加快推動鋼鐵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參考其他先進國家「去産能」的經驗,政府必須承擔鋼鐵企業部分社會成本,通過財政、稅收、金融、産業等政策,推動收購合併,擴大消費,促進産能海外轉移,淘汰落後産能,鼓勵鋼鐵企業向下游延伸産業鏈,加速第三産業發展,用以吸納鋼鐵行業的過剩人員。
若煤炭鋼鐵去産能不能持續,行業的景氣肯定難以長期維持的。
《說說心理話》情緒反覆無常點算?一句「唔緊要」已經很大安慰!社工分享如何扭轉負面想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