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2012
京城小吃生意不易做
北京夏天的晚上一般溫度比較舒適,因此某些小區內一些小餐館入夜後都喜歡在街邊放上小板凳小桌子擺攤,大部分以四川麻辣燙、燒烤羊肉串等食物為夜市主打,加上一盤鹽水毛豆和花生米。幾個朋友談天說地,在這就能好好消磨一個夜晚。
不過,由於在京城所有路邊擺攤幾乎都是不合街道法規的,因此除了王府井的東華門小食街之外,你不會找到大規模的路邊擺攤小吃街,所以以上所說的路邊擺攤只屬以個別小規模的形式存在。
說到夜宵會不其然的想到台灣的夜市及大量台式小吃,那個規模,那些豐富的味道及熱鬧的感覺,只要你去過都會令人回味無窮。幾年前,當北京的前門老街經過復修之後,曾經高調地引入台灣的小吃,開了一條台灣小吃街,希望學習是否可以將小吃文化變成經營概念,將人流帶到前門;不過,經過幾年的開街,圍繞台灣小吃街的新聞不是味道,不是寶島新口味,而是北京的管理公司與台商的承租商為租務及管理問題傳出一篇又一篇糾纏不斷的新聞,負面新聞不斷積累,導致沒有客源,今天的前門台灣小吃街已是名存實亡。
前門台灣小吃街名存實亡
前門小吃街的失敗涉及三方,負責管理的是前門天和商業管理公司,為鼓勵台式小吃進駐入街,北京市政府推出優惠政策,天和予以台灣小吃街免租到去年10月,由一名台商成立的華聚一直負責在台招攬商戶到北京開設台灣小吃店。不過由於小吃街缺乏人氣,小吃店的生意半死不活。筆者認識其中一位小吃店老闆,他說,顧客要先購儲值卡才可消費,每月華聚將錢返還商戶,不過由去年底華聚未如期把營業款項交還給小吃街內的商戶,老闆為了生計只可直接向顧客收取現金,導致華聚公司在今年農曆新年前一度關閉小吃街。
兩月前,華聚以商戶違約為理由,私下找人把一家鹵肉飯、一家蚵仔煎及飲品店內設施全部搬走,店外貼上封條逼三家小店停業,近期有些商戶更被斷電,由於小吃街的糾紛嚇怕了顧客,仍在苦撐的商戶訴苦說,很多人都以為台灣小吃街已經封街,有時候一個晚上幾乎沒幾個人步入,即使來了都因為街面太冷清而即時掉頭走人。負責管理的前門天和公司雖然仍向外說一定會保障商戶的經營,但一度被高調打造的台灣小吃街名聲已經被數落,如此爛攤子又如何收拾,完全是三輸局面。
九門小吃「close」
是否搞小吃生意都不一定有好結果?另外一邊廂在後海經營了6年,一度成為北京小吃新地標的九門小吃,亦因為利益分配問題而關門停業,今日的九門小吃店外堆滿了一堆一堆的垃圾,門外偶然放了幾張小桌,圍了一些男女在打撲克,細問下原來部分是九門小吃的員工,由於有些沒有收到欠款,只好天天來到門外等著,有外國遊客專程來找北京小吃,員工以簡單的英語回應:「close」,遊客只好扁扁咀,拍張照片就離開。
九門小吃的閉門比較簡單,據幾方面的說法歸納而言,主要是房東生意火旺,租賃合同到期後將租金從40多萬元漲至360萬元,今年2月又向九門小吃發出通知,要求十多家老字號每年繳納3萬元管理費,否則視同放棄經營權,導致矛盾升級,當中7家老字號決定撤出九門小吃,並準備另覓他地再起。西城區政府曾經表示過將幫助這7家老字號找新址,但至今全沒動靜。
由於九門小吃具有一點名氣,原來的承租方表示可能會將原址改名再起新爐灶,一切未有定案。
以前香港一些小吃街、大排檔,現在台北的幾個大型夜市都是因為當地市民生活需要及地理位置的方便多因素而自然形成,日子久了被搞活了,生意好起來人流聚集甚至成為旅遊點。以食聚人是一個十分好的概念,不過不一定成功,以上北京兩個失敗的例子是人為或是經營不善?經營的個體其實都是小企業,希望透過進駐集中的環境合作營利,希望成行成市一齊賺錢,不過有時不一定紮堆就可以成事,例子就證明生意成功需有地利人和,為了生意最後對簿公堂就更不值得。
【你點睇?】《施政報告》提出醫療改革,盧寵茂表示日後普通科門診擬只接受弱勢群體,你是否支持?►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