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2/2016
80後開旅舍 領牌燒足1年錢
「屋企旅舍」藏身於油麻地一幢舊式商住大廈內,左鄰右里都是油麻地街坊,叫「屋企」名副其實。「『屋企』即是『家』,很有『香港』feel。我想旅客來港旅遊時,也有回到家的感覺,不會將這裏當作旅館和酒店。」「一家之主」、80後馬師傑說。
為創業,馬師傑(左)和范繼裕(右)四處取經,甚至假扮旅客,「有賓館入住後不論想要甚麼,都提供不到。」二人以此為鑑,「客人來到香港,不論在住宿和行程上有甚麼需要,我們都希望可以幫到他們。」
旅舍由構思到正式開業,花了整整3年。「開這間旅館,一方面當然是想有自己的事業,另一方面想接觸世界各地不同遊客,跟他們做朋友,傾傾偈交流,了解各國文化。」9月開業至今,客人來自五湖四海,短暫逗留三數天後,歡歡喜喜、心滿意足地退房,留下的,是一張張跟兩位80後年輕創辦人的合照。
馬師傑原本任職行政管理,跟他相識逾10年的拍檔范繼裕,則當了10年地產代理,對投資頗有心得,「經常見到客人買樓收租,發現租金收益最大是做酒店。開酒店當然遙不可及,但賓館則似乎做得到。」二人曾想過開日本膠囊酒店,「已找到物料供應商,成本雖然不高,但要用上玻璃纖維和塑膠,未能符合消防條例,於是做回最『正經』的旅舍。」
簡約風格 盼有回家感覺
「屋企旅舍」簡約舒適的環境,某程度也符合家的感覺。
「屋企」裝潢不需像大酒店般奢華,由二人自行設計,走簡約舒適風格,用尋常百姓用的傢俬,「『屋企』嘛!用宜家、實惠就可以。」但特意選用穿透設計的床和桌子,貪其床下底和枱底沒有暗角,方便日常清潔,免積塵;兩位老闆會變身清潔工打掃兼換床單。
開業2個月,接待過日韓台、東南亞、歐洲以至中東客人,當中以台灣和韓國客人較多,星馬泰客人亦有急起直追之勢,當中既有背包客,也有一家大細家庭客和商務客人,「曾接待過一位來港參加展覽的約旦客人。我原以為約旦局勢比較亂,從他口中才知道約旦跟香港相若,局勢相對穩定而且經濟繁榮。」
地方小小,好處是大家容易彼此交流,「他還送了一些約旦咖啡給我,很香,全個『屋企』都聞到。」
客人退房時,他們總愛跟客人拍照留念,「做個朋友,也留個記錄。最好的宣傳方法就是客人本身,他們滿意我們的服務,才會拍照留念。」客人多來去匆匆只短留幾天,「也曾有一位馬來西亞女生來港修讀一個法律課程和考試,要住個半月。」「屋企」一般不接長期客,因為月租不及日租賺錢。
易爆滿 淡季也不用減價
根據旅發局《酒店入住率報告》數字,本年1月至9月香港賓館的平均房價為每晚459元,而「屋企旅舍」每晚房價大約400至600元,跟業界大致看齊。不過由於只得4間客房,容易爆滿,即使遇着酒店業淡季,也不用減價吸客。
4間客房總共只能供10人入住,二人坦言希望擴充營業,接待旅行團,但難度不小。事實上,審批過程是他們創業一大挑戰,由計劃構思到「屋企旅舍」正式開業,已歷時整整3年,單是向民政事務總署牌照事務處申領牌照,就花了一年時間,到今年8月才獲發牌照。但其實「屋企旅舍」的整體裝修,早於去年便大致完工。
「開賓館又不如開食店般有臨時牌照,要拖上一年才可以收客回本,對經營者而言很困難。」等待審批期間,馬師傑已辭去正職全力籌備創業,「燒了一年錢。早已預計會有6至8個月(資金)有出無入,但想不到要等這麼久,要靠做兼職和積蓄過活。」
擴充掣肘多 望分享經驗
二人指,要滿足建築物和消防條例不難,「但還要符合大廈公契,純住宅物業不能開賓館,也就是說只剩下很少大廈可供選擇,通常是50年以上樓齡的舊樓。」資金是另一大問題,「做賓館,銀行最多願意借4成按揭,而且不是所有銀行肯借。」范繼裕坦言,同一大廈內曾有同樣經營賓館的業主打算出售單位,「業主開價600萬元,但銀行估價不過是400多萬元。4成按揭,即是要先投資200多萬元,再加百多萬元差價,還要花另一筆錢裝修和其他雜費。」即使是現時「屋企旅舍」的單位也非自置物業,「跟業主傾了5年死約,已經算是長時間了。業主多不願意簽長約。」
「屋企旅舍」投資額約60萬元,每月盈利約2.5至3萬元。資金來自兩人積蓄,沒有額外投資者,已有朋友有興趣入股,「目前先做好口碑,令運作流暢,方能給人信心。」
他們甚至希望將來發展成特許經營,「搞這間旅舍時也遇到不少問題。我們有了經驗,營運流程標準化後,也想將之分享開去,讓同路人參考。」
Source: 香港經濟日報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