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0/2017
十九大後的經濟布局
談明日開幕的中共十九大,可以有3個角度,⑴講十九大人事布局;⑵講十九大前後的股市走勢;⑶講十九大後經濟大局。
人事布局很重要,但投資者興趣應不大,故不講。
十九大對股市的影響,可參考十八大、十七大,但近十多年來,中國經濟變化大,拿十七大和十八大前後的股市來比,無大意義吧,光是講互聯網經濟,已無得比。
2027 GDP總量有望超美
因此餘下來的,就只好講十九大後的經濟大局。事實上,在十九大之前,習近平已提出了並開啟十三五規劃、2025年製造業強國、國業改革、一帶一路、人民幣國際化等,這些經濟大布局在十九大之後,應憑著人事布局,而更深入推進。有分析,可以有如下10個布局。
⑴ 2027年中國GDP總量有望超越美國
人行行長周小川上周表示,中國第四季度GDP有望達7%,但這應該是非常態,而非常態,因為按一些推算,由今至2020年中國GDP達6.5%,再至2025年的5%,再至2030的3%至4%,這個L形走勢,已可以有望在2027年中國GDP總量超美。
當講中國GDP只得5%、4%、3%時,不少人感覺得中國經濟會垮了,但美國經濟增長率為何?還不是2%、3%?當中國經濟體積大了,增速不降至5%、4%、3%,中國經濟是會被撐出禍的。
⑵ 要跨越中產階段陷阱
如果國家經濟體大了,但不能提升人均收入,即是貧富兩極化拉大,社會會出問題,故設想是到2027年人均收入能逾1.2萬美元。在2016年,中國人均收入為8,000元,但這個「均」還是有不均的,仍有窮困地區人均收入只三數千,所以中國要搞惠普金融,要搞不少的脫貧、扶貧計劃,農村會成為中央努力扶持的經濟組群,凡惠農的事業,中央都應有補貼,會否再有家電下鄉、汽車下鄉,走著瞧。
⑶ 創新型經濟
高盛已明確認識到中國有舊的製造業、金融業經濟,也有新經濟,故提出了「新經濟50股」,這個筆者日前也報道過。
但光這50股是不足的,中央會考慮到國企創新力不足、舊式科研有僵化,故在十三五規劃中就提出科技創新計劃,希望2020年在綜合創新能力達到世界前15位,而科技進步貢獻率由2015年的55.3%提至60%、知識型服務業達GDP的20%、專利申請量較2015年翻一番,因此在科研上的投入會不少,你是科技的料,中央實支持,例如華大基因就指出了這方面發展的重要性。
⑷ 2025製造業戰略
中國今時是製造業大國,但在2025年要造成製造國強國,中國日前就下水3隻自做的石油氣液化船,亦在南海開了60天的可燃冰。在核電、高鐵、高壓輸電上,中國已是強國,但在不少其他領域還存在粗放式製造,資源利用率也低,要由「大」變「強」,要理順製造業和服務業關係、政府與市場關係(即由指導到自我發展),此中會特別強調「創新人才,工匠精神」,有創新、無工匠,是美國、西方包括香港,在推行科技經濟時的死穴。
⑸ 中國互聯網產業
中國今時有7.31億網民,今年有1.2億人出遊,帶動支付寶走向國際,這是中國最易超越西方經濟體的領域。
爭取和平發展期免失機遇
⑹ 理順貿易矛盾
中美除在世界事務話語權有爭持外,在貿易收支上亦有矛盾,中國極可能以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用美國對中國在服務業上的順差來對冲,這就涉及中國資本帳的開放,中國對此是基本上OK的,但前提一定要中國金融環境要穩,因此人民幣有一定貶值壓力。以前中國金融系統相對封閉,這貶值壓力可以較易管理,但如開放資本帳,這人仔貶值壓力是可以很大的。
⑺ 人民幣會加快國際化
人民幣結算佔了今時中國貿易約30%,中俄上周更強化了中俄石油貿易上用人民幣,順下來,上海會成為個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因有大量人民幣),香港及倫敦、紐約、盧森堡、法蘭克福、巴黎、新加坡、悉尼將會成為重要的人仔結匯中心,香港要從中得益,要大力配合,而不是皇帝女唔憂嫁。
⑻ 老齡化
中國將有1.3億老人,佔人口的10%,這對中國的儲蓄率、社保、老人福利有壓力。
⑼ 城鎮化
中央提出城鎮化計劃,打算建設300個新城鎮,至2030年預期有70%中國人口為城鎮人口。
⑽ 經濟開放提高
在2016年杭州G20會議中,中國預期到2020年有6億中產階級,這個龐大的中產市場,有很大商機。
要達到上述10項,中國一定會爭取個和平發展期,免失機遇。昨晚上海就向美國遞交了個美國的通緝犯,中美司法界間的合作將會開啟,中美在國際事務上將有一定的默契,這對世界和平和經濟發展,不無好處,亦有利投資市場。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情緒反覆無常點算?一句「唔緊要」已經很大安慰!社工分享如何扭轉負面想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