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7/2017
內銀升 A股醒
內銀在A股、在恒指成分股中,都佔重磅,因此內銀升,中港股市都會醒。
一直以來,投資者對內銀的擔心是,怕呆壞帳多,要銀行去補氹,因此內銀股經常無運行,這兩天內銀股升幅不俗,是改運了?有可能。
呆壞帳,有時是個會計問題。
甲銀行借錢予乙,乙逾期未還,對甲銀行言是有呆壞帳,可以是大件事。
甲借錢與其弟,弟逾期未還,是否大件事?看甲對其弟的信任度,如甲一直不向其弟追債,這個呆壞帳可長達竟年。
在外國,銀行向客戶貸出錢,一定只得商業考慮,但在中國,銀行是國企,不少客戶也是國企,他們商業上,是主、客,在中國的政治體系上是兄弟。筆者就聽過︰有甚麼好怕,都是阿爺的錢嘛!這就是所謂的三角債,朱鎔基時期已債很大,今時亦更大,但中國的債仍未爆煲是因為……。
中央大力改革 優化債務結構
阿爺不會要銀行嚴格執行追呆壞帳,做此中國經濟必陷苦境,亦因此,這些債都是有拖無欠,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債仔不會破產,不會賴債,阿爺就要利用這個欠而不還的窗口期去解決這個呆壞帳問題,因為這問題不解決,中國的金融業就一定發展不起來。
阿爺用的一個方法是債轉股,企業欠銀行的債,轉化成銀行以債入股。
中央企業的債務風險一直備受關注。此前國資委的數據顯示,2016年底,中央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是66.6%,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到今年3月末,中央企業的負債率是66.5%,繼續下降0.1個百分點,中央企業的整體債務風險是可控的,國資委也多次強調加大債轉股工作力度。
國務院國資委總會計師沈瑩透露,目前已有12家中央企業簽訂了債轉股框架協議,中國寶武、中國一重等一些中央企業的債轉股工作已經取得積極成效。中央企業整體負債率保持穩定,債務結構在不斷優化,同時償債能力指標也在持續改善。
另方面,中央亦加大力度去搞企業重組,官方講,有成績。沈瑩介紹說,從近幾年中企集團之間的合併重組情況看,主要有幾種形式︰一是強強聯合。就是說,兩個企業在同行業規模相當、也都比較大的情況下,經過重組合併,減少重覆投資、重覆建設,節約運營成本;第二種模式是吸收合併;第三種模式就是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重組,這樣可以完善產業布局,共同抵抗市場波動的風險,比如說原材料和加工企業的重組。
國企積極重組 整合重疊資源
沈瑩還指出,中央企業重組不僅僅是簡單的合併,重組以後要做大量的整合工作,特別是有的集團上市公司比較多的情況下,還有涉及資本市場的大量協調工作。總的來看,中央企業重組還是比較平穩順利的,效果也是符合預期的。在推進重組過程中,國資委注重重組效果能不能做到1+1》2,能不能達到重組的效益。
債轉股,可以是將垃圾掃在地氈下,掩耳盜鈴,但重組合併如有成,就有望可解決呆壞帳問題,在這些因素改良時,銀行股就有運行。
《中國證券報》報道︰
民生證券分析師李鋒表示,銀行板塊在強監管與流動性影響下,估值已接近歷史底部。當前銀行板塊PE(TTM)為6.9、PB(LF)為0.90,銀行板塊估值水平已逐漸反映對資產質量,以及金融去槓桿背景下持續監管的預期。
東吳證券分析師馬婷婷表示,從此次金融體系去槓桿來看,雖然持續時間較長,但力度相對溫和,嚴守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一季度同業資產與同業負債規模均大幅淨減少,且二季度以來同業存單淨融資額大幅下降。6月,銀行自查階段基本完成,且已主動調整其業務和資產負債結構,監管影響邊際減弱。
從政策層面來看,國泰君安分析師邱建華表示,金融監管的態度日漸明晰,監管推進的力度與節奏也會相機微調,預計不會再產生增量風險。下半年也不太可能有新的監管政策出台,這將有助於改善市場對銀行股的風險評價。
由於基礎因素有改善因此外資似乎也對內銀有興趣了。
中信証券表示,近期銀行板塊的上漲,主要是四大因素使然︰1.A股納入MSCI對於優質銀行股形成利好;2.被動型基金的配置,前期滬深兩大交易所聯合中證指數公司宣布將上海銀行、江蘇銀行、貴陽銀行等銀行股調入多個指數;3.震蕩行情中市場資金的避險需求;4.長線配置型資金的配置需求。
慎防是炒潮流 留意環境變化
在銀行板塊持續上漲後,市場觀望情緒上升,對此,《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梳理券商研報發現,銀行板塊後續表現,仍受到多數機構的認可,包括申萬宏源、平安證券、太平洋證券、廣發證券等券商均表示,A股「入摩」對銀行板塊是長期利好。其中,廣發證券表示,本次納入MSCI指數的222隻股票都是A股中體量偏大的個股,同時,基本都是各行業股息率高的龍頭公司,其中金融股權重最高,達22.5%。銀行股由於股息率高、估值低、收益穩定,對於體量較大、有長期配置需求的海內外資金存在吸引力。
平安證券也表示,A股納入MSCI後,有利於銀行板塊長期配置價值的提升。目前銀行板塊整體估值略有提高,但依然整體處於1倍市淨率之下的破淨狀態,加權平均市淨率約為0.85倍,行業整體4.4%股息率水平對資金具備吸引力,板塊安全邊際較高,存在配置價值。
當然市場是炒潮流的,今時對內銀股有興趣,不一定會是好足10年,當金融環境有變,市場對銀行股的喜好也會變,但今時就仍喜是了。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