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0/2016
西方下雨 東方晴
中、美股市走勢飄忽,怎看?找來外媒的分析。
《鳳凰財經》iMarket認為:
美國股市在過去三周中正在邁向不利的方向。
標準普爾500指數低於50天和100天日均線,代表熊市;標準普爾500指數支撑位為2,130點,200天日均綫為2,072點。
機構投資者調查:10月18日看好的為42.9%,看淡的是23.8%,與中立的相同;
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調查:10月19日看好的為23.75,看淡的為37.8%,與中立的相同;恐慌指數為13.34,看市場跌。
美股技術指標仍看淡
根據上述的技術指標,股市正處在掙扎中。
除非標準普爾500指數重新向上突破50天和200天日均線,否則股市將處在危險區間中。如果標普500指數在短期內下跌8%-10%,支撑位應該在2,000點附近(一些在下跌買入的投資者會將其看作買進的機會)。很顯然,當前的市場是充滿風險的,特別是離大選日愈近。
基礎因素是:
⑴企業的營收沒有那麼糟,但是問題是複雜的。大部分股票目前都估值較高,市盈率也非常高。不幸的是營收不足以將指數拉升過阻力位。
⑵在瘋狂的大選期間做好一切準備。
⑶作為風向標的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股價在一天內暴跌7%。公司營收不及市場預期,並拖累其他鐵路和貨運股票。眾所周知,鐵路是經濟健康程度的關鍵指標之一,也是一個前瞻性的指標。因為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的拖累,道瓊斯工業指數中的交通板塊前景堪憂。根據道氏股票行情波動論,如果交通和工業指數同時跌破支撑位,那麼股市的回調將不可避免。然後,眾多財經媒體沒有人提到這一點。
在A股方面,A股的ETF有大換倉,反映外資對A股的愛惡。
A股接連獲資金流入
《鳳凰財經》iMarket綜合外媒報道,指出:
受美聯儲加息、英國「脫歐」、加拿大貿易談判瀕臨破裂及意大利即將舉行修憲公投等不明朗因素影響,歐洲股票基金連續第34周出現資金流出,美股基金上周也流出47億美元。
相較之下,追蹤A股、H股及紅籌股的股票基金連續4周出現淨流入,累計淨流入13.14億美元;追蹤港股的基金更是連續12周吸納從歐美等市場流出的資金。
不過,兩隻貝萊德中國ETF基金卻在近期出現異動。外媒數據顯示,在過去12個月裏,投資者購買了4.627億美元安碩MSCI中國ETF(iShare MSCI China ETF,MCHI),為43隻專注中國的在美上市ETF中吸金能力最強。但在同一時期,基金經理們從安碩中國大藍籌ETF(iShares China Large-Cap ETF)中贖回19億美元,為同類品種中「失血」最多。
中國科技股受熱捧
這種資金大移倉代表了甚麼?答案就藏在兩種ETF的追蹤標的裏。
最明顯的例子是,這兩隻ETF均持有騰訊控股,騰訊上個月成為中國市值最大企業,今年以來股價大漲46.7%。該股在MSCI中國ETF的佔比為14%,在中國大盤股ETF中僅佔9.3%。
「這是電商和科技股與銀行和能源股的對決,投資者希望抓住電子商務行業蓬勃發展的機會,」WallachBeth Capital LLC高級策略師Ilya Feygin表示。該機構是MSCI中國ETF的五大交易商之一。
在過去一年裏,中國科技股上漲28%,金融股卻下跌6.5%。過去12個月,MSCI中國ETF下跌0.3%,中國大藍籌ETF同期跌4.1%。
「我們已經發現,相較於中國大藍籌ETF,市場對MSCI中國ETF表現出更大的興趣,除了兩者的追蹤標的不同,投資者對兩隻基金的使用方式也不同。」貝萊德發言人Melissa Garville表示。
Melissa指出,投資者傾向於「買入並持有」市值相對較小的MSCI中國ETF,而中國大藍籌ETF投資風格則傾向於「快進快出」。
靜候美大選深港通
不僅如此,「聰明錢」之所以重新關注中國市場,也和目前的「深港通」不無關係。要知道,獲得資金大量流入的MSCI中國ETF所涵蓋的股票差不多都是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
有外資投行人士表示,雖然目前只有一小部分資金在提前布局「深港通」,大部分海外投資者仍在觀望,但預計在深港通正式開通後,他們會慢慢加入投資隊伍中來。
「雖然全球仍在擔憂中國經濟放緩,人們依舊希望想找到兩位數增長的公司。」Krane Fund Advisors LLC首席投資官Brendan
Ahern表示。「但在中國大藍籌ETF籃子中,要找到這樣的標的很難。」
結論:這些外媒報道指出兩點:
⑴資金撤離歐美,流向新興市場,起碼會至美國大選完結為止;
⑵外資看好中國的電商與科技業,對銀行與能源業不感興趣,亦即是會對深港通有興趣。
中、港股市或要在美國大選後,及深港通通車後,始作出較大動作,而這個動作,較大的機會是向上,除非歐美股市當時已扭轉乾坤,上揚去。
轉載自: 晴報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