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0/2016
大戶沽貨 誰買美債?
美國財政部於10月18日公布了美國政府債券最大海外持有者,中國、日本、沙特阿拉伯,均在大幅減持美債,而買入這些美債者,是美國「散戶」。「散戶」接「大戶」貨?想死?《金匯財經》有如下報道。
據美國財政部上周發布的估算數據,中國在2015年8月至今年8月間出售約折合5,700億美元的外滙資產來防止人民幣大幅貶值。中國外滙儲備8月減少了160億美元,降至3.19萬億美元,此前曾在2014年達到近4萬億美元的峰值。今年9月,中國外儲又下降190億美元,跌到了2011年以來最低水平。
大戶紛紛沽美債 散戶接貨
持有量僅次於中國的日本3個月來首次減持,規模下降106億美元至1.14萬億美元。沙特阿拉伯的美國國債持倉錄得連續第7個月下降,減少至930億美元。
財政部發布的報告亦包括了國際資本流動數據,顯示美國8月份長期投資組合證券淨流入483億美元。美國同期跨境投資流入738億美元,其中包括國庫券和股票互換等短期證券品種。報告還顯示,8月外資淨賣出美國國債248億美元,淨買入美國股票27.3億美元、企業債券228億美元和296億美元的機構債券。
具體數據如下:
中國持有1.19萬億美元美國國債,環比下降337億美元;比利時持有1,570億美元美國國債,環比增加26億美元;俄羅斯持有875億美元美國國債,環比下降7億美元;日本持有1.14萬億美元美國國債,環比下降106億美元;開曼群島持有2,642億美元美國國債,環比下降1億美元;沙特持有930億美元美國國債,環比下降35億美元;
外資淨賣出美國國債248億美元;外資淨買入美國股票27億美元;外資淨買入企業債券228億美元;外資淨買入機構債券296億美元。
愈來愈明顯,外國央行、主權財富基金、基金經理以及其他持有美國國債的官方機構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拋售美國國債。
那麼誰在買美國國債?拋售的美國國債賣給了誰?目前看是個人投資者,就像股市中的散戶一樣,個人投資者成了接盤的人。個人投資者吸收了上百億央行持有的美國國債。接盤者是否知道接的是誰的盤。
更多國債貨幣化 難以加息
圖一顯示的是不同周期發行的美國國債規模以及買家。很明顯,最近時期是外國投資者開始減少購入美國國債以及美聯儲停止了量化寬鬆計劃。
從圖一可見:1950年至2001年、2001年至2008年、2008年至2011年、2011年至2015年以及2015年至2016年美國國債發行量以及外國買家、美聯儲、美國政府和美國民眾購買國債佔比。
從圖二可見:圖二是各國買債比例,值得注意的是金磚國家自2011年開始停止買入美國國債,2011年至2015年期間被比利時、盧森堡、愛爾蘭、開曼群島和瑞士五國代替。
如果在外國政府、機構拋售美國國債的同時,個人投資者也停止買入美國國債會發生甚麼?答案是,美聯儲可能會對更多的國債進行貨幣化,也就是量化寬鬆計劃。故有認為美儲局要加息,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真是中、日、沙特大戶沽債,只得散戶去接貨時,總會有一日,這些散戶床頭金盡,大戶仍持續沽債,則債息就會被急扯升,金融市債會大亂。
那麼投資者該對中、日、沙特大戶的沽債怎看?
不用太焦急。
(一)美國政府怎不會關心持美債大戶的揸沽情況,這些大戶如出貨,會不被協調、安排?真的會任由中、日、沙特,自把自為地自由沽債嗎?在這個環節,如投資者仍相信資本市場是「自由」的話,看來是有點幼稚了。
(二)為甚麼美國散戶能接到中、日、沙特大戶的貨?關鍵在圖一,該圖是美國國債發行量,在2015年之前,美政府的發債量都在4萬億至5萬億間,但這兩年,發債量只在1萬億左右,而在2015-2016年之前十年即2001-2008年間,美政府的發債量是在較低位的3.5萬億,以所發的債如是十年期的,在近年就到期,要贖回,但量是較2008-2015年間少,亦即是,在2015年之後,美國散戶(包括保險公司、退休基金等)對這個縮量的供應,應可食下,但在2011-2015期間的五年期債亦到期,供應一樣要多,又怎辦?該期間,美儲局買入了不少美債,如到期,其公布的處理方法是,滾動持有,即左手到期,右手買回,即是沒有實質性的為市場資金加大壓力。
傳有國家隊托市 維穩市場
美國政府是知道,這些持債外國大戶,是總有一天會沽貨的,所以金融市場上傳有間叫Citadel的投資公司,伯南克離任美儲局時就做了其董事,有傳(聲明是傳),這其實是由美國政府打本的投資公司,來維持金融市場秩序(即托市)的公司,跟中國的國家隊無異。
有國家隊,買債有人,投資者就不必心焦,可以聽其言,觀其行了。
轉載自: 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