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5/2016

死因不明的香港當代藝術館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馮永基

    馮永基

    熱愛建築及水墨,曾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及十大傑出設計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客席教授;藝術博物館、活化歷史建築、海濱事務等諮詢委員會委員及西九發展委員會委員,為推動建築與水墨的毅行者。

    建人見緻

  在西九龍文化區的M+ 美術館,預計將於二零一九年完成。這是一個大眾期待已久的美術館,等足二十年,為何會這樣說?

 

  由於香港只有一座位於尖沙咀文化中心的香港藝術館,空間不敷展示現代藝術作品,尤其新興藝術已進入多媒體、跨界别領域,一個講求靈活性及大空間的新藝術館已迫在眉睫。

文物探知館(一)

文物探知館(二)

  一九九八年,興建「香港當代藝術館」的計劃已纳入市政局議程,報章亦曾廣泛報導。選址在九龍公園內,前身是(臨時)香港歷史博物館,即今天文物探知館的大概位置。優點是地點適中,與香港藝術館及其他博物館同屬一區,可連結成一個方便市民的「尖沙咀文化環」。

香港當代藝術館正面

舊翼與新翼

  筆者是九龍公園内衛生教育中心的建築師,曾因極力保存英軍房舍而改動了市政局原來的想法。在設計當代藝術館過程,需先考慮在原址上兩幢兵房的去留問題。為回應新藝術館所需的龐大空間,最後選取的方案是只保留一幢兵房,作為藝術館的辦公室、圖書館、演講廳及咖啡館。新翼大樓高三層,盡用餘下地盤面積,外牆將以白色鋁版配鏽蝕鋼 (corten steel),而貼近人工湖的立面設置大片玻璃幕牆,適宜展覽雕塑,亦可觀賞窗外景色。在新翼與舊翼之間,以玻璃迴廊連接,可作半戶外式的活動熱點,曾柱超總館長給它一個名字叫Rendezvous。

 

  設計方案經藝術館顧問團深入辯論及諮詢,方案参考了何弢博士以顧問團成員身份的寶貴意見,過程順利,預期上馬。不料,收到兩位來自藝圈的工作者反對,論點是「如此重要的藝術館不應由政府的建築師包辦,為何不聘請世界名家,如Frank Gehry等?」,並派發傳單反對由筆者擔當設計。我理解他們關注建築設計的熱心及期待,但從制度上,市政局不可能隨便從外國挑選名家,所以該建議亦無法執行。

 

  當時的建築署副署長關柏林見計劃出現變數,最後表達他經驗所得。他說:「如果因為兩位人士不滿由建築署的建築師設計而令項目拖延,恐怕二十年內,香港不會有當代藝術館」!果然一語成讖,西九的M+ 確要等足二十年後才能建成,因而失去一個為香港藝術界提供過渡期的展覽場地。

 

  總結筆者三十五年來的建築設計工作,「香港當代藝術館」可算是唯一無法實現的項目,帶著一點遺憾,作為最後一次專欄的完結篇。在此,感謝忠實讀者兩年來,不嫌棄我文字粗疏,並不斷作出善意回應。筆者就此告别建築,重拾丹青。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