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8/2014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不能簽下的信
不久前,在電視的電影頻道重看了20多年前的一部電影《布拉格之戀》,這是根據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於1984年所寫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改編的。
這本書的中文譯本在1985年就翻譯出版,大陸作家出版社和台灣皇冠出版社分別有簡體和繁體的譯本,並各自熱賣30多萬本。我在那時就讀了,現在重看電影,覺得對香港當前情勢甚有啟發,也引起許多感觸。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旅法的昆德拉於1984年所寫的小說,內容涉及相當多的哲學觀念。有評論說:「米蘭•昆德拉藉此奠定了他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
2004年,是這部小說出版20周年,法國出版這部小說的修訂本,不少國家都重譯,並發表對此書的評論,英國《衛報》說︰「令人驚異的是,一本與其時代背景如此緊密連結的作品,在二十年後卻仍然沒有過時。自從1984年以來,整個世界,特別是所謂的東歐地區,歷經了重大的改變,但是昆德拉的小說在今日讀來,卻依然和它首次出版時一樣深入人心、息息相關!」
一男兩女的省思和嘲諷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背景是:1968年捷克共產黨開明領袖杜布切克推行開放政策,出現「布拉格之春」景象,但隨即蘇聯軍隊進佔,導致捷克知識分子大量逃亡歐洲海外,小說寫一男兩女在這種政治環境中的生活和交纏的愛情,帶出了對政治、文化、人類生命的省思與嘲諷。
書名不易理解。通常我們只會說生活的沉重難以承受,沉重使人窒息,為甚麼輕盈會難以承受呢?沒錯!這部眼界開闊又複雜細緻的作品,正是從幾個主人公的命運,而闡述人生面對許多重壓都能承受,反而對一些輕盈陷入不能承受的困境,書中交織著政治與哲思、肉慾和靈性、趣味和深度…… 。這裏談其中一件關鍵的事。
不能簽名,全因不能否定獨立意志
主角是捷克著名的腦外科專家托馬斯,1968年初,捷克出現布拉格之春的活躍局面時,一晚他與朋友喝酒隨興講了希臘神話中伊迪帕斯(Oedipus) 的故事:伊迪帕斯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殺了父親,娶了母親,當他知道真相後,他把自己的眼珠子挖出來,作為對自己罪行的懲罰。托馬斯說,當斯大林實行大規模整肅運動時,蘇共當今領導是參與或至少目睹的,捷共更把這種做法推行到捷克,如果共產黨人對自己曾經參與或目睹的惡行有一點人性感覺的話,他們也應該把自己的眼珠子挖出來。在座朋友很欣賞托馬斯的意見,鼓勵他寫成文章。
托馬斯既忙於做手術,又忙於在女人堆打滾,不過他隨手就寫了,也拿給了雜誌社。編輯非常欣賞。但文章還沒有印出來,蘇聯的坦克就開進布拉格,杜布切克被捕,也結束了布拉格之春。
托馬斯與妻子流亡到瑞士,後回流捷克,到原來的醫院要求復職。醫院領導對他說,歡迎他回來,只需辦一個小小的手續,就是在一封信上簽個名。
這封信說他出於無知而寫了「伊迪帕斯」這篇短文,他的意思不是要共產黨人把眼珠子挖出來,他願意撤回這篇文章。醫院領導說:「寫文章不是你的專業,撤回這篇登不出來的文章,對你有甚麼損失?何況這封信只作存檔用,不會發表。」托馬斯沒有反應。領導問:「這篇文章對一個外科醫生,有甚麼重要意義?」托馬斯面無表情地說:「再也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了。」其後內政部官員來找托馬斯,提出較溫和的要求,但仍是要他在撤回文章的信上簽名。托馬斯當面把信稿揉成一團,送客。下一個鏡頭,這位著名腦外科專家,轉行去做抹窗工人。
一個醫生偶然寫一篇文章,既不能發表,要他簽一個名表示撤回此文,真是太輕而易舉的事了;而不簽的代價就是從備受尊敬的腦外科專家變成抹窗工人,從經濟價值判斷,或從個人一生從事的專業來衡量,根本無須選擇。但為甚麼托馬斯覺得不能簽這個名「再也沒有比這更重要」呢?
因為他是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他可以否定自己過去的錯誤認識,但絕不可以否定自己沒有做錯的事。「伊迪帕斯」雖是他的隨興感想,卻出自他的獨立意志的行為。要他簽名把文章撤回,就意味要他否定自己的獨立意志,如果他這麼做了,他會一輩子看不起自己。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
東西方的文化差異
在兩千多年東方專制主義的荼毒下,中國人普遍缺少獨立人格這種觀念,為自己利益簽一個名,使自己能繼續發揮所長,還可以自我貼金說是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或說是為香港市民服務),而且又可以「吃較好的飯」,這有甚麼不好?
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不能簽這樣的信」的重要性,不僅托馬斯意識到,連勸他簽名的醫院領導和內政部官員也意識到,因此他們才「婉言相勸」,說了許多為他好的話,才把信拿出來。受歐洲人文主義的傳統影響,東歐共產政權還是比東方民族對獨立人格較有了解。在東方,簽一個名讓你恢復工作,是皇恩浩蕩,何須好言相勸?
除了這個細節,小說對人生的「輕」與「重」,還有許多具體情節引發思考。
杜麗莎跟從丈夫在日內瓦過輕鬆寫意的生活,但覺得無聊,給丈夫留言就回布拉格去了,信上說:這兒的生活太輕鬆,使人難以承受。香港人移民國外,不也有這種不能承受的輕嗎?十幾個流亡瑞士的捷克人,聚會說要為捷克的自由民主奮鬥,要反抗蘇軍入侵,畫家莎翩娜問:如果你覺得捷克的自由民主如此重要,你為甚麼不回布拉格?光在這裏喊叫不是太輕鬆了嗎?這是流亡者不能承受的輕鬆生活,所以要集會、叫喊,好為生活加一點重量。
昆德拉1929年生於捷克,1975年定居法國。被譽為是當代最有想像力和影響力的大師級作家。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作者:米蘭‧昆德拉
由 台灣皇冠出版社 出版
(天地、商務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